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銘镂的意思、銘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銘镂的解釋

(1).在器物上镌刻文字或圖案。 唐 康骈 《劇談錄·渾令公李西平爇朱泚雲梯》:“二公勳績為首,寵錫茅土,銘鏤鐘鼎。”

(2).比喻感受極深,永志不忘。 唐 元稹 《授李绛檢校右樸射兼兵部尚書制》:“予小子銘鏤丕訓,夙夜求思。”《太平廣記》卷一六六引 唐 牛肅 《紀聞·吳保安》:“是吾子丘山之恩,即 保安 銘鏤之日。” 宋 宋祁 《丁承旨書》:“夫何衰朽,坐獲嘉惠,藏祕巾衍,銘鏤心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銘镂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典籍用例兩個維度精準闡釋:


一、字義解析

  1. 銘(míng)

    本指刻寫在青銅器或石碑上的文字,引申為深刻記住。《說文解字》釋:“銘,記也。” 如《禮記·祭統》載:“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

  2. 镂(lòu)

    原指用刀具在金屬或器物上雕刻,《爾雅·釋器》稱:“金謂之镂。”後衍生為精細雕刻、深入骨髓的意象,如《荀子·勸學》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字結合後,“銘镂”強調通過刻寫實現永久銘記,兼具物理雕刻與精神镌刻的雙重意境。


二、典籍中的核心語義

  1. 本義:刻物記事

    指在金石等載體上雕刻文字以傳世。如《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載:“镂之金石,銘之鐘鼎。”

  2. 引申義:深植于心

    比喻将恩情、教訓等深刻銘記,難以磨滅。典型用例見唐代柳宗元《謝襄陽李夷簡尚書委曲撫問啟》:“銘镂肝膽,感懼涕漣。”此處形容感激之情如刀刻般深入肺腑。


三、權威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收錄:

銘镂

  1. 雕刻。
  2. 比喻感受極深,永志不忘。

    例證引《後漢書·第五倫傳》:“臣常刻著五藏,書諸紳帶,銘镂心骨,不敢遺忘。”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亦強調其比喻義:

銘镂

動詞,意為深深牢記(如“銘镂于心”)。


四、文化語境中的運用

該詞多用于表達對恩德、教誨或重大事件的永恒銘記:

其凝練的意象(金屬雕刻+記憶留存)承載了中國文化中對“記憶永恒性”的哲學思考,與“刻骨銘心”“镂骨銘肌”等成語同源。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銘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指在器物或石碑上雕刻文字、圖案,常見于古代青銅器、石碑等載體,用以記錄功績或重要事件。
  2. 比喻意義
    形容對某事的感受極其深刻,如同刻在心上一般,終生難忘。例如“銘镂于心”即表達對恩情或教誨的深切銘記。

二、詞源分解


三、文獻例證

唐代文獻中多次出現該詞:


四、現代用法

如今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例如:


“銘镂”兼具具象與抽象雙重内涵,既體現古代工藝文化,也承載情感表達的厚重感。

别人正在浏覽...

不藉沖夷處當出聲旦角甔甀登牓電弧低腰鬥蟀對頂角防洪藩戚伏钺高胡鼓旆還降寒花晚節黃水嘩衆呼息佳絶見禮監齋交娛精健靜簡祲沴金陵春看語狂癡斂費涼月裡層六貴鸾液陸衢馬殿沒根蒂明婳母姊妹凝貞驽鉛袍仗潛戢千頭橘榮宗耀祖柔佞三八少成手钏稅額噝溜踏飡太公泉骀藉躺櫃陶樂無等下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