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铭镂的意思、铭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铭镂的解释

(1).在器物上镌刻文字或图案。 唐 康骈 《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二公勋绩为首,宠锡茅土,铭鏤鐘鼎。”

(2).比喻感受极深,永志不忘。 唐 元稹 《授李绛检校右朴射兼兵部尚书制》:“予小子铭鏤丕训,夙夜求思。”《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是吾子丘山之恩,即 保安 铭鏤之日。” 宋 宋祁 《丁承旨书》:“夫何衰朽,坐获嘉惠,藏祕巾衍,铭鏤心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铭镂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典籍用例两个维度精准阐释:


一、字义解析

  1. 铭(míng)

    本指刻写在青铜器或石碑上的文字,引申为深刻记住。《说文解字》释:“铭,记也。” 如《礼记·祭统》载:“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

  2. 镂(lòu)

    原指用刀具在金属或器物上雕刻,《尔雅·释器》称:“金谓之镂。”后衍生为精细雕刻、深入骨髓的意象,如《荀子·劝学》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字结合后,“铭镂”强调通过刻写实现永久铭记,兼具物理雕刻与精神镌刻的双重意境。


二、典籍中的核心语义

  1. 本义:刻物记事

    指在金石等载体上雕刻文字以传世。如《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载:“镂之金石,铭之钟鼎。”

  2. 引申义:深植于心

    比喻将恩情、教训等深刻铭记,难以磨灭。典型用例见唐代柳宗元《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委曲抚问启》:“铭镂肝胆,感惧涕涟。”此处形容感激之情如刀刻般深入肺腑。


三、权威词典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收录:

铭镂

  1. 雕刻。
  2. 比喻感受极深,永志不忘。

    例证引《后汉书·第五伦传》:“臣常刻著五藏,书诸绅带,铭镂心骨,不敢遗忘。”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亦强调其比喻义:

铭镂

动词,意为深深牢记(如“铭镂于心”)。


四、文化语境中的运用

该词多用于表达对恩德、教诲或重大事件的永恒铭记:

其凝练的意象(金属雕刻+记忆留存)承载了中国文化中对“记忆永恒性”的哲学思考,与“刻骨铭心”“镂骨铭肌”等成语同源。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铭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意义
    指在器物或石碑上雕刻文字、图案,常见于古代青铜器、石碑等载体,用以记录功绩或重要事件。
  2. 比喻意义
    形容对某事的感受极其深刻,如同刻在心上一般,终生难忘。例如“铭镂于心”即表达对恩情或教诲的深切铭记。

二、词源分解


三、文献例证

唐代文献中多次出现该词:


四、现代用法

如今多用于文学或正式语境,例如:


“铭镂”兼具具象与抽象双重内涵,既体现古代工艺文化,也承载情感表达的厚重感。

别人正在浏览...

倍万宾道鬯酒朝佥丑贼生黨伐盗乌钓人定风旗端公二重性二言凤字疙疙瘩瘩官钞鲑泡国宪鹤头书洪威黄晕花堂觳折紧要脊髓灰质炎九佐羁影开敞瞌睡虫闚伺老老大大猎具列宁主义历历如绘灵堂厉翼隆冱路劫卖犯啮齿目平吞峭卓葺捕乞嚯衾裯枷锁青盖罄浄求生荣味入国问禁商序使法枢辖私宅耸峭诉辨损证团子文石孝服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