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镂的意思、铭镂的详细解释
铭镂的解释
(1).在器物上镌刻文字或图案。 唐 康骈 《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二公勋绩为首,宠锡茅土,铭鏤鐘鼎。”
(2).比喻感受极深,永志不忘。 唐 元稹 《授李绛检校右朴射兼兵部尚书制》:“予小子铭鏤丕训,夙夜求思。”《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是吾子丘山之恩,即 保安 铭鏤之日。” 宋 宋祁 《丁承旨书》:“夫何衰朽,坐获嘉惠,藏祕巾衍,铭鏤心志。”
词语分解
- 铭的解释 铭 (銘) í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铭刻。铭文。铭志。墓志铭。座右铭。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铭记。铭心。铭骨。铭诸肺腑(喻永记)。 中国古代用于铭刻的文字逐
- 镂的解释 镂 (鏤) ò 雕刻:镂花。镂刻。镂空。镂骨铭心(喻感激或牢记不忘)。镂月裁云(喻巧夺天工的制作)。镂尘吹影(喻徒劳)。 可供刻镂用的刚坚的铁。 古同“漏”,孔穴。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铭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 字面意义
指在器物或石碑上雕刻文字、图案,常见于古代青铜器、石碑等载体,用以记录功绩或重要事件。
- 比喻意义
形容对某事的感受极其深刻,如同刻在心上一般,终生难忘。例如“铭镂于心”即表达对恩情或教诲的深切铭记。
二、词源分解
- “铭”:原指刻在器物上的纪念性文字(如“座右铭”),引申为“深刻记住”(如“铭心”)。
- “镂”:本义为精细雕刻(如“镂花”),强调工艺的细致与持久性。
二者结合后,既指实体的雕刻行为,也延伸为抽象的情感烙印。
三、文献例证
唐代文献中多次出现该词:
- 康骈《剧谈录》用“铭镂钟鼎”描述功绩被刻于器物传世。
- 元稹在官方文书中以“铭镂丕训”表达对训诫的深刻铭记。
四、现代用法
如今多用于文学或正式语境,例如:
- 形容对恩情、教训的难忘(如“这份情谊,我当铭镂肺腑”)。
- 描述艺术创作中精细的雕刻技艺。
“铭镂”兼具具象与抽象双重内涵,既体现古代工艺文化,也承载情感表达的厚重感。
网络扩展解释二
铭镂
铭镂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铭”和“镂”。
铭:
“铭”是一个多音字,读音有míng和mǐng两种。笔画数为12划,部首是金部。
镂:
“镂”的读音是lòu,笔画数为16划,部首是长部。
《铭镂》是由以上两个汉字组成的合成词。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晚,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四库全书》,后来也多用于艺术作品的称谓。
在繁体字中,铭的写法是銘,镂的写法是鏤。
古代的写法中,铭的本义是刻于器物表面的文字,镂的本义是在金属或石头上雕刻花纹。
例句:
他的字体铭镂在石碑上,庄重而典雅。
组词:
铭文、铭感、挥金如土、雕翰镂金
近义词:
雕琢、雕刻、刻划
反义词:
粗糙、毛糙、糙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