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火執杖的意思、明火執杖的詳細解釋
明火執杖的解釋
同“ 明火執仗 ”。《西遊記》第四十回:“那借金銀人,身貧無計,結成兇黨,明火執杖,白日殺上我門,将我財帛盡情劫擄,把我父親殺了。”《紅樓夢》第一一一回:“并非明火執杖,怎麼便算是強盜呢?” 夏衍 《秋瑾傳》序幕:“不巧 平陽 、 瑞安 又鬧了教案,昨天 南鄉 的愚民聽信了謠言,明火執杖的去攻打教堂,結果反被教民槍斃了五個。”
詞語分解
- 明火的解釋 .古代占卜和祭祀時,用銅鏡映日聚光所點燃的火。《周禮·春官·菙氏》:“凡蔔,以明火爇燋。” 鄭玄 注:“明火,以陽燧取火於日。”《舊唐書·禮儀志四》:“欲為祭饌,将陽燧望日取火,謂之明火。”.明亮的火
- 執杖的解釋 舊時父母之喪,舉行葬儀時手持喪棒,謂之“執杖”。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思家》:“斑衣罷想,縱然歸去,又怕帶麻執杖。”湘劇《琵琶上路》:“為兒子的不能夠披麻執杖。”
網絡擴展解釋
“明火執杖”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歸納如下:
基本釋義
- 含義:原指點燃火把、手持武器公開搶劫,後比喻明目張膽地做壞事,毫無遮掩。
- 注音:míng huǒ zhí zhàng(ㄇㄧㄥˊ ㄏㄨㄛˇ ㄓˊ ㄓㄤˋ)。
出處與演變
- 元代起源:最早見于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何曾明火執仗,無非赤手求財。”。
- 明代用例:《西遊記》第四十回描述盜賊“明火執杖,白日殺上我門”;《紅樓夢》第一一一回則用其比喻公開作惡。
用法與示例
- 語法結構:并列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例句:
- 夏衍《秋瑾傳》:“愚民聽信謠言,明火執杖攻打教堂。”。
- 現代引申義:如“網絡暴力者明火執杖地攻擊他人”。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明目張膽、明火執仗(部分文獻視為異寫)。
- 反義詞:鬼鬼祟祟、偷偷摸摸。
注意
- 字形争議:部分文獻(如、5)指出“明火執仗”為原詞,“明火執杖”可能是誤寫或變體,但兩者含義相同,可通用。
如需進一步溯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成語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明火執杖
明火執杖是一個成語,由四個字組成。下面對其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面進行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明火執杖的第一個字是“明”,部首是日,筆畫數為8;第二個字是“火”,部首是火,筆畫數為4;第三個字是“執”,部首是手,筆畫數為6;最後一個字是“杖”,部首是木,筆畫數為7。
來源
明火執杖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南朝時期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中的描述。故事中講述了劉備與龐統的對話,後人将其中的“明火執杖”截取出來,形成了這個成語。
繁體
明火執杖的繁體字為「明火執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明火執杖的字寫作「明火摭杖」。
例句
他心中有明火執杖,不畏艱險。
組詞
明火、執杖。
近義詞
明火執仗。
反義詞
暗火丢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