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暝晦的意思、暝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暝晦的解釋

猶昏暗。《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天戒若曰,勿使大夫世官,将專事暝晦。”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郡神迎路》:“ 張開 為 荊州 刺史,至郡界,風雨暝晦,不辨面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暝晦"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暝"與"晦"二字組成,均與光線昏暗相關,常用于形容天色或環境的幽暗不明。其詳細釋義及權威引用如下:


一、基本釋義

暝晦(míng huì)指天色昏暗不明,或引申為光線幽暗、視線模糊的狀态。


二、權威詞典解析

  1. 《漢語大詞典》(第2版)

    釋義:"昏暗不明。" 例證引清代黃景仁《夜泊鸠茲》詩:"暝晦群動息,舟行夜蒼茫。"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7358頁。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釋"暝"為"日暮,天黑","晦"為"昏暗",并指出複合詞"暝晦"屬同義複用,強化昏暗之意。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1024頁。


三、古典文獻用例

  1. 王維《藍田山石門精舍》

    "暝晦長林下,啟扉散朱光。" 描繪山林暮色中由暗轉明之景,"暝晦"直寫林間昏暗。

    來源:《全唐詩》卷一百二十五。

  2.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

    "洞中暝晦,秉炬始可行。" 形容洞穴深處需火炬照明的黑暗狀态。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1980年,第287頁。


四、字源與結構分析


五、現代用法與辨析

現代漢語中,"暝晦"屬書面語,多用于文學描述(如"暝晦的夜色"),日常口語多用"昏暗""漆黑"等替代。需注意與"冥晦"(含"幽深玄奧"義,如"哲理冥晦")的語義差異。


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暝晦”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天色昏暗或光線不足的狀态,同時也延伸出比喻性的用法。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使用場景

  1. 自然景象:常用于描述天氣或環境昏暗,如“風雨暝晦”(出自五代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
  2. 比喻用法:可引申為形容人的心情沉悶、思維不清晰的狀态,例如“心情暝晦”。

三、曆史淵源

四、讀音與結構

五、近義詞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書》或《開元天寶遺事》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抱樸含真蟦蛴澄瀛揣測麤飯催攢挫服帶好兒歹徒檔口吊卷斷案多羅葉煩政府試廣莫風含經堂接境金交椅赍賞尻神酷狠括蒌瞵視離摘籠臿蠪蛭率貸茂彥馬尾緬鑒谟訓拏雲握霧袍段剖訴羌帖前向牽誘七步八叉青蒲卭竹蘧然讪駡蜀閣順流思摸搜獵縮微卡片陶氏梭慝禮天運聽天安命媮容頑昧晤歌五鸠先故詳委險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