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明發的意思、明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明發的解釋

(1).黎明;平明。《詩·小雅·小宛》:“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朱熹 集傳:“明發,謂将旦而光明開發也。二人,父母也。” 唐 王維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詩:“羨君明發去,采蕨輕軒冕。” 清 周亮工 《寒食後一日新鄉道上示許傅岩》詩:“烽燧十年歸未得,卻愁明發渡 旃然 。”

(2).謂孝思。 晉 陸機 《思親賦》:“存顧復之遺志,感明發之所懷。”《宋書·禮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 ,情深明發。” 宋 蘇轼 《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憲等表本》:“顧明發之永懷,仰徽音之如在。”

(3).早晨起程。 晉 陸機 《招隱》詩之二:“明發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宋 楊萬裡 《郡治燕堂庭中梅花》詩:“翁欲還家即明發,更為梅花留一月。”

(4).謂揭發查清。《後漢書·循吏傳序》:“明發姦伏,吏端禁止。”

(5).闡明,發明。《隋書·律曆志上》:“ 焯 皆校定,庶有明發。”《太平廣記》卷二二六引 唐 顔師古 《大業拾遺記·觀文殿》:“其所撰之書,屬辭比事,條貫有序,文畧理暢,互相明發。”

(6). 清 代軍機處草拟上谕有明發、廷寄之别,有關巡幸、上陵、經筵、蠲赈、及内侍郎以上,外臣總兵、知府以上黜陟調補的谕旨,稱為明發,經内閣傳抄以次交于部科。參閱 清 梁章鉅 《樞垣記略·規制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明發”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和詩歌中。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有以下兩層意思:

  1. 基本義:黎明出發;天亮啟程

    • 這是“明發”最核心的字面意思。“明”指天亮、破曉,“發”指出發、啟程。合起來表示在天剛亮的時候就動身啟程。
    • 例證: 此義在《詩經》中已有體現。《詩經·小雅·小宛》有“明發不寐,有懷二人”之句。這裡的“明發”通常解釋為“天将明而光明開發”,即黎明時分。雖然此句主要描寫因思念父母而難以入睡直至天明,但也隱含了時間指向黎明。後世更多用于直接指黎明時分出發的行動。
    • 來源參考: 《詩經·小雅·小宛》(可參考權威古籍數據庫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或《十三經注疏》相關注釋)。
  2. 引申義:黎明;破曉

    • 由“黎明出發”這個具體行為,引申指出發的時間點本身,即“黎明時分”、“天剛亮的時候”。
    • 例證: 朱熹在《詩集傳》中對《小宛》“明發不寐”的注釋為:“明發,謂将旦而光明開發也。” 這裡更側重于解釋時間點。後世文人也常用“明發”指代清晨。
    • 來源參考: 朱熹《詩集傳》對《詩經·小雅·小宛》的注解(可參考中華書局等權威出版社的點校本)。

“明發”一詞,本義指天剛亮時起身出發,引申義則指黎明、破曉這個時間點。它是一個帶有古典韻味的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對古典文獻的閱讀和理解中,或在仿古的文學創作裡用以描繪清晨啟程的場景或黎明時分的景象。

注意: 由于該詞在現代漢語中非常用詞,以上解釋主要基于古代漢語語料和權威古籍注釋。在理解具體文本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确切含義是側重“出發”的動作還是“黎明”的時間。

網絡擴展解釋

“明發”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隨語境不同而變化。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成語)

指事物的發展或變化十分明顯,容易被人察覺。由“明”(明顯)和“發”(顯露)組合而成,多用于描述趨勢或現象的顯著變化。
例句:政策調整後,市場反應明發,消費者信心迅速提升。


二、其他曆史及文學釋義

  1. 時間指代

    • 黎明、天快亮時:多見于古籍,如《詩經·小雅·小宛》中“明發不寐”。
    • 早晨起程:如晉代陸機《招隱詩》“明發心不夷,振衣聊踯躅”。
  2. 行為與制度

    • 揭發查清:如《後漢書》提及“明發姦伏”,指揭露隱藏的罪行。
    • 清代公文類型:特指公開傳抄的谕旨,涉及官員任免、赈災等事務,區别于内部傳遞的“廷寄”。
  3. 抽象概念

    • 孝思:表達對父母的懷念,如《詩經》相關注解。
    • 闡明、發明:如《隋書》中“焯皆校定,庶有明發”,指理論或事物的闡明。

三、現代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詩經》《後漢書》等古籍或清代典章制度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系數報應不爽貝錦不糁讒惡持正不撓春天刺透竄官大地回春大容打賬點草架凋蔽多面角飛寄豐養墳花奮勉吩呶賦歸欤告勞告行關金券貴無規造顧渚春鼓子花降德交交牙牙給視九鼎一絲郡倅口惠而實不至愧辱餽送昆裔黎蒸木齒木械匿耀倩女離魂棄本求末氣骨青筍瑞像生剝沈魚落雁射影定理石犝獅子大開口守侯束持四生睟天玩日愒時萬乘溫淑無礙會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