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名額的意思、名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名額的解釋

[number;number of people allowed or assigned;quota of people] 規定的總數定額數

代表名額

詳細解釋

(1).猶名目。 唐 元稹 《中書省議賦稅及鑄錢等狀》:“若此則賦歛無名額之煩,貧富有等差之異。”《宋史·食貨志下一》:“ 宋 貨財之制,多因於 唐 ……法既變而用不給,故興利者進,而征歛名額繁矣。”

(2).有名號的匾額。《續資治通鑒·宋仁宗嘉祐七年》:“令天下係帳存留寺觀及 四京 管内雖不係帳而舍屋百間以上者,皆特賜名額。”

(3).人員的數額。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九章:“可每一個閨女都怕落在後邊,名額滿了,去不成縣裡。”

(4).指額定的人員。《花城》1981年第6期:“我慫恿她通過父親的關系,‘運動’到一名公費生的名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名額”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定義

  1. 人數限額
    指為特定職位、機會或資源設定的數量限制。例如:招生名額、競賽名額、招聘名額等。這一用法在現代最為常見,強調資源的有限性和競争性。
    例句

    “我校參加數學競賽的名額隻有三人。”

  2. 額定人員
    指被正式分配或确認的特定人員,常用于選拔或分配場景。例如:公費生名額、征兵名額等。


二、曆史與擴展含義

  1. 名目或項目(古代用法)
    曆史上曾指賦稅、政策中的分類條目。如唐代文獻提到“賦歛無名額之煩”,指稅收缺乏明确分類。

  2. 有名號的匾額(古代用法)
    宋代文獻記載,朝廷會為寺廟或建築“特賜名額”,即授予帶有官方稱號的匾額。


三、使用場景與特點


四、例句補充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宋史》《續資治通鑒》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名額的意思

名額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表示某種資格、職位或數量的限制。它代表了一個人或某個群體被允許擔任或占用的數量。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名額的部首是口,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名額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大宗伯》中,用來指示部落中不同職位的人數限制。

繁體

名額的繁體字是「名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名額的寫法有時會将「口」的形狀簡化為「囗」。

例句

1. 這個學校每年隻有十個國際交流學生的名額。

2. 比賽的名額已經全部被報名的選手填滿了。

組詞

名額組詞舉例:名額減少、名額增加、取得名額、名額分配等。

近義詞

名額的近義詞可以是限額、額度、配額、人數限制等。

反義詞

名額的反義詞可以是無限制、不限量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