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蜜蝍的意思、蜜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蜜蝍的解釋

亦作“ 蜜唧 ”。以蜜飼的初生鼠。 嶺 南人以為佳肴。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卷二:“ 嶺 南 獠 民好為蜜蝍,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飼之以蜜,釘之筵上,囁囁而行,以筯挾取啖之,唧唧作聲,故曰蜜蝍。”蝍,一本作“ 唧 ”。 宋 蘇轼 《聞正輔表兄将至以詩迎之》:“暮雨侵重膇,曉煙騰鬱攸。朝槃見蜜唧,夜枕聞鵂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蜜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用蜂蜜喂養的初生小鼠(未開眼的幼鼠),是古代嶺南地區(今廣東、廣西一帶)的一種特殊食物。該詞在古籍中亦寫作“蜜唧”,如唐代張鷟《朝野佥載》記載:“嶺南獠民好為蜜蝍……以筯挾取啖之,唧唧作聲,故曰蜜蝍。”

  2. 文化背景
    嶺南地區曾将此作為特色菜肴,食用時将幼鼠置于盤中,蘸蜜直接食用,因幼鼠活動時發出“唧唧”聲而得名。宋代蘇轼詩中“朝槃見蜜唧”也提及此物,反映其曆史飲食習俗。

注意

此詞現代已極少使用,主要用于研究古代飲食文化或文獻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二

蜜蝍

蜜蝍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mì jí。它由部首蟲和辶組成,部首蟲表明與昆蟲有關,辶表示蜜蝍的動作與行動。該詞的意思是指昆蟲在蜜和花之間穿梭,采集蜜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蜜蝍的部首蟲包含4個筆畫,辶包含3個筆畫。

來源

蜜蝍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這部文字學著作中,它是曆史悠久的詞彙,傳承至今。蜜蝍作為一個詞語,形象地描述了昆蟲在花間采蜜的動作,表達了蜜蝍勤勞、敏捷的特點。

繁體

蜜蝍的繁體字為蜜蠛。在繁體字中,蠛的字形稍有不同,但整體意思和讀音均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蜜蝍的蟲部寫作蟲,并且兩個字的構字方式也有所不同。然而,詞語的意義和發音保持一緻。

例句

1. 孩子們捉到一隻蜜蝍放在玻璃瓶中,觀察它們采集蜜汁的動作。

2. 日出前後,蜜蝍忙碌地飛舞在花叢之間,為我們帶來甘甜的蜜液。

組詞

蜜蜂、蜜蜜、昆蟬蛻、蜜棗、蟋蟀

近義詞

蜜蟲、采蜜蟲

反義詞

蚊子、蒼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