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密告的意思、密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密告的解釋

(1).秘密地報告;秘密地告訴。《後漢書·皇甫規傳》:“會友人 上郡 太守 王旻 喪還, 規 縞素越界,到下亭迎之。因令客密告 并州 刺史 胡芳 ,言 規 擅遠軍營,公違禁憲,當急舉奏。” 清 東軒主人 《述異記·求藏見怪》:“適 秋嶽 來探病,其怪隱匿床下瓶内,家人密告之。”

(2).秘密地告發。 管桦 《将軍河》第一部第三九章:“尤其是一想起 劉栓兒 密告 周世忠 那件事, 古佩雄 抑制不住地怒火升騰起來。”

(3).不讓人知道的告發信。 沙汀 《在其香居茶館裡》:“ 麼吵吵 的第二個兒子,因為緩役了四次,又從不出半文錢壯丁費,好多人講閑話了;加之,新縣長又宣布了要整頓‘役政’,于是他就趕緊上了封密告,而在三天前被兵役科捉進城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密告,漢語複合詞,由"密"(秘密)與"告"(告知)構成,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解釋為"私下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或舉報情況"的行為。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收錄兩種義項:一是指秘密禀告,《三國志·吳志》有載"密告以事";二指匿名舉報,《宋刑統》規定"凡密告者需實據"的司法原則。

從構詞法分析,"密"作狀語修飾中心語"告",形成偏正結構。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考證,"告"字甲骨文形如雙手捧器進言,本義為鄭重陳述,引申出檢舉、揭發等義。現代漢語中,"密告"多用于司法、政務領域,《法律語言學》指出該詞特指"未公開身份的檢舉行為",與"匿名舉報"構成近義關系,但更強調信息傳遞的隱蔽性。

在語用層面,《漢語語法分析》記載其常見搭配為"密告+對象/内容",如"向監察機關密告貪腐線索"。需注意與"告密"的語義差異:前者側重行為目的性,後者強調行為結果,《同義詞辨析詞典》特别說明"密告"多含維護公義色彩,而"告密"常帶道德貶義。

網絡擴展解釋

“密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定義

  1. 秘密報告或告知
    指私下傳遞信息,不公開進行。例如《後漢書·皇甫規傳》中記載的密告行為。
  2. 秘密告發
    暗中舉報他人,常見于涉及法律或權力鬥争的場景。如管桦《将軍河》中提到的密告事件。
  3. 匿名的告發信
    沙汀《在其香居茶館裡》描述的“密告”即通過匿名信揭露他人行為。

二、引證與出處

三、近義詞與關聯詞

四、應用場景

  1. 文學與曆史:多用于描述權謀、間諜活動或私人信息的隱蔽傳遞。
  2. 現代語境:可指匿名舉報,如職場或社會事件中的隱秘揭發行為。

五、語言對比

“密告”強調行為的隱秘性,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碑本杯箸扁牓達官要人蹈武答擾點寶疊句凍醪發祉風喻凫薻付之梨棗隔栅公廨本錢煥炳皇闼荒陬會蕞活水艙江珧柱寄兒津路勁妙記載潏潏絶手距擊勞來亮槅寮友嫠獨理考令愛麟冢牦靬面受蓦頭僄棄郫釀千界輕描淡寫清通如臯雉沙碛十年九澇酸涕縮語統承投狹荼白兔窟望宗玩巧萎約梧丘之魂相嚷相習成俗硝煙信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