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密告的意思、密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密告的解釋

(1).秘密地報告;秘密地告訴。《後漢書·皇甫規傳》:“會友人 上郡 太守 王旻 喪還, 規 縞素越界,到下亭迎之。因令客密告 并州 刺史 胡芳 ,言 規 擅遠軍營,公違禁憲,當急舉奏。” 清 東軒主人 《述異記·求藏見怪》:“適 秋嶽 來探病,其怪隱匿床下瓶内,家人密告之。”

(2).秘密地告發。 管桦 《将軍河》第一部第三九章:“尤其是一想起 劉栓兒 密告 周世忠 那件事, 古佩雄 抑制不住地怒火升騰起來。”

(3).不讓人知道的告發信。 沙汀 《在其香居茶館裡》:“ 麼吵吵 的第二個兒子,因為緩役了四次,又從不出半文錢壯丁費,好多人講閑話了;加之,新縣長又宣布了要整頓‘役政’,于是他就趕緊上了封密告,而在三天前被兵役科捉進城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密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定義

  1. 秘密報告或告知
    指私下傳遞信息,不公開進行。例如《後漢書·皇甫規傳》中記載的密告行為。
  2. 秘密告發
    暗中舉報他人,常見于涉及法律或權力鬥争的場景。如管桦《将軍河》中提到的密告事件。
  3. 匿名的告發信
    沙汀《在其香居茶館裡》描述的“密告”即通過匿名信揭露他人行為。

二、引證與出處

三、近義詞與關聯詞

四、應用場景

  1. 文學與曆史:多用于描述權謀、間諜活動或私人信息的隱蔽傳遞。
  2. 現代語境:可指匿名舉報,如職場或社會事件中的隱秘揭發行為。

五、語言對比

“密告”強調行為的隱秘性,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密告的意義

密告是指秘密告發或報告他人的違法行為或秘密活動。它是由兩個部分組成:密,指秘密、隱藏;告,指向人宣布或報告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按照漢字拼音的規則,密告的兩個字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宀"和"言"。

"宀"是指"宇宙"的意思,被稱為"宀部",也表示與房屋或内部活動有關的含義;"言"是指"言語"的意思,被稱為"言部",也表示與言論或語言有關的含義。

密的筆畫為5畫,告的筆畫為7畫。

來源和繁體

《密告》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早期的寫法為"冏"和"告"的合體字。後來,隨着文化的發展和演變,逐漸衍生出現代的寫法"密告"。

密告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密告",保留了原有的連續筆畫特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密告"的古時漢字寫法為"冏告"。

例句

1. 他向警方密告了販毒分子的藏匿地點。

2. 這個舉報信是由匿名者密告的。

組詞

1. 密信:秘密傳遞消息的信件。

2. 密室:門窗緊閉的房間。

3. 密碼:用特定規則将信息轉換成符號或特定形式的編碼系統。

4. 密謀:秘密計劃或策劃。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舉報、告發、揭發

反義詞:隱瞞、保密、包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