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滅身的意思、滅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滅身的解釋

喪身;毀滅自身。《藝文類聚》卷二三引 三國 吳 陸景 《誡盈》:“自此以來,重臣貴戚,隆盛之族,莫不離患構禍,鮮以善終。大者破家,小者滅身。” 唐 陸贽 《誅李懷光并诏谕淮西诏》:“以幹紀之跡,固合滅身;以赴難之勳,所宜有後。” 宋 曾鞏 《乞登對狀》:“雖滅身碎首未足以報非常之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滅身”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毀滅自身或喪生,強調因某種原因導緻生命終結。該詞由“滅”(毀滅、消亡)和“身”(身體、生命)組合而成,核心含義是為特定目的主動或被動犧牲生命。

2. 詳細釋義與曆史用例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舍己為公、忠義赴死的行為,如忠臣殉國、俠士護人等,帶有褒義色彩;也可指因罪孽或過失招緻自我毀滅,如《誡盈》中權貴的結局。

4. 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5. 現代語境中的延伸
當代文學或曆史讨論中,該詞多用于強調犧牲精神的崇高性,或警示過度偏激行為可能導緻自我毀滅的後果。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及古籍文獻,如需更完整的用例,可參考《藝文類聚》《陸贽集》等典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滅身》的意思

《滅身》一詞是指一種自我毀滅、消亡的狀态。在道教中尤為常見,意味着通過修煉,丢棄凡塵雜念,融入自然,達到一種超越塵世的境地。

拆分部首和筆畫

《滅身》一詞的部首是火(火+身),總筆畫為10筆。

來源

《滅身》一詞最早出現在道家的經典之一《道德經》中,其中提到:“…回樸,漸凊,以靜勝動,以柔勝剛,寒冷終成天下之德。”這裡的“回樸凊靜”意味着滅身修煉的境界。

繁體

《滅身》的繁體字為「滅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滅身》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結構和意義相同。

例句

1. 修道者經過數十年的苦行,最終在世間化為氣,徹底滅身。

2. 那位修真者鑄成了無影無蹤的神通,實現了滅身的理想。

組詞

1. 滅心:指通過修煉達到心境超越塵世的狀态。

2. 滅法:指通過修煉超越法律、規則等束縛的狀态。

3. 滅世:指整個世界或************、消亡的狀态。

近義詞

1. 涅槃:指佛教中達到解脫、超越生死輪回的境地。

2. 解脫:指擺脫塵世束縛,達到心靈上的自由。

反義詞

1. 存身:指保護和保存自己的生命、存在。

2. 成身:指名利雙收,達到自己的目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