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densely covered] 充滿;稠密分布;遮蔽整個表面
密布曠野的蝗蟲
像筋絡一樣密布在山坡上的羊腸小道
(1).謂于私下或暗中向人表白、展露。《南齊書·垣崇祖傳》:“初, 崇祖 遇 太祖 於 淮陰 , 太祖 以其武勇,善待之。 崇祖 謂 皇甫肅 曰:‘此真吾君也,吾今逢主矣,所謂千載一時。’遂密布誠節。”
(2).秘密散播。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郭希顔論廟制》:“至三十九年,則 郭 已罷官久,居家無聊,恨首揆 分宜公 ,乃其鄉人不為援,密布流言於京師,雲:‘ 嵩 欲害 裕王 為 景王 地,而身釣奇以取大功。’”
(3).稠密地排列、分布。《古今小說·張古老種瓜娶文女》:“ 董雙成 掌管貯雪琉璃淨瓶,瓶内盛着數片雪;每遇彤雲密布, 姑射真人 用黃金箸敲出一片雪來,下一尺瑞雪。”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語·曾睹瑤池仙客》:“足下祥雲密布,瑞氣直衝。” 秦牧 《花城·在仙人掌叢生的地方》:“這島嶼的海灘上,就是仙人掌密布的所在。”
“密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詳細解釋:
“密布”指稠密分布或充滿某個空間,常用于形容事物密集覆蓋的狀态。例如“烏雲密布”“繁星密布”。其核心含義包含兩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或例句,可參考《漢典》《辭海》等工具書。
密布是一個動詞,意思是明顯地分布或遍布。它形容某物分布得很密集或非常普遍。
密布的部首是宀 (mián), 它的筆畫數是 9。
密布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由“密”和“布”兩個字組成。其中,“密”表示密集、稠密,“布”表示分布、散布。
密布的繁體字是「冪佈」。
在古時候,漢字“密”寫作“冖目屍”,字形中間多了一個“目”字作為部分。而“布”則保持不變。
1. 五顔六色的花朵在花壇裡密布,美麗得令人目眩神迷。
2. 這座城市的高樓大廈密布,構成了宏偉的城市景觀。
3. 戰争期間,炮火密布的地區成為危險的戰場。
1. 密集:形容事物之間距離很近,分布密集。
2. 密密麻麻:形容事物之間非常密集或複雜。
3. 密林:指生長茂密的森林。
1. 遍布:表示某物分布範圍廣泛,到處都有。
2. 充斥:表示一種事物充滿或占據了某個地方。
稀疏:表示事物之間分散或分布得稀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