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廟堂之器的意思、廟堂之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廟堂之器的解釋

(1) [gifted ware shown in a temple]

(2) 陳在廟堂裡的禮器,即鼎彜之類

(3) 比喻有治理國事才能的人

昂昂乎廟堂之器。——明· 劉基《賣柑者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廟堂之器”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字面義、引申義和象征義三個層面理解:

  1. 字面義:宗廟與朝廷的禮器

    • “廟堂”原指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廟和商議國事的朝堂,是最高權力與禮制的象征場所。
    • “器”指器物、器具。
    • 因此,“廟堂之器”最直接的含義是指陳設在宗廟和朝廷之上,用于祭祀、朝會等重大禮儀活動的貴重禮器(如鼎、彜、鐘、磬等)。這些器物材質珍貴(多為青銅、玉器)、制作精良、紋飾莊重,代表着國家的尊嚴和禮樂制度。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對“廟堂”和“器”的相關釋義。
  2. 核心引申義:治國安邦的棟梁之才

    • 這是“廟堂之器”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含義。古人常用珍貴的器物來比喻傑出的人才。
    • 将人才比作“廟堂之器”,意指此人才德出衆、能力超群,堪當大任,是能夠輔佐君王、治理國家、安定社稷的棟梁之臣。他們如同宗廟朝廷上的禮器一樣,地位崇高,價值非凡,是國家不可或缺的重器。
    • 例如,北宋王禹偁《待漏院記》中“朝廷自國初因舊制,設宰相待漏院于丹鳳門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啟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聲。金門未辟,玉漏猶滴,徹蓋下車,于焉以息。待漏之際,相君其有思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來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疇多蕪,何以辟之;賢人在野,我将進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氣不和,災眚薦至,願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詐日生,請修德以厘之。憂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門既啟,四聰甚迩。相君言焉,時君納焉。皇風于是乎清夷,蒼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則總百官、食萬錢,非幸也,宜也。其或私仇未複,思所逐之;舊恩未報,思所榮之;子女玉帛,何以緻之;車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勢,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時告災,上有憂色,構巧詞以悅之;群吏弄法,君聞怨言,進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門既開,重瞳屢回。相君言焉,時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則死下獄,投遠方,非不幸也,亦宜也。是知一國之政,萬人之命,懸于宰相,可不慎欤?複有無毀無譽,旅進旅退,竊位而苟祿,備員而全身者,亦無所取焉。棘寺小吏王某為文,請志院壁,用規于執政者。” 文中雖未直接使用“廟堂之器”,但其描述的宰相職責與地位,正是“廟堂之器”所指人才的典型體現。來源參考:王禹偁《待漏院記》及對古代宰輔制度的普遍認知。
  3. 象征義:崇高價值與重大責任

    • 無論是作為禮器還是比喻人才,“廟堂之器”都蘊含着崇高、貴重、不可或缺的價值屬性。
    • 用于人才時,更強調其肩負的安邦定國、經世濟民的重大責任和曆史使命。擁有“廟堂之器”資質的人,不僅要有卓越的才能,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

“廟堂之器”的核心含義是指:

網絡擴展解釋

“廟堂之器”是一個漢語成語,具有兩層含義:

  1. 字面含義
    指古代宗廟或朝廷中陳設的禮器,如鼎、彜等貴重器物。這類器物象征國家禮制和權力,常用于祭祀、典禮等莊重場合。

  2. 比喻意義
    比喻具有治理國家才能的人才。常用來形容身居高位、肩負重任的棟梁之材。例如明代劉基《賣柑者言》中諷刺某些官員“昂昂乎廟堂之器”,表面看似能臣,實則虛有其表。

出處與用法

補充說明
需注意語境差異:古代文獻中可能指具體器物(如《史記》提及的“先帝廟器”),而明清後更偏向比喻人才。

别人正在浏覽...

北疆備預冰糖攙假稱衡乘運成災侈華鸱鸠馳驲觸邪冠篡奪大幹快上憺折打下端志肺水腫風陵堆分夜鐘罘罳崗亭高分子功能材料高枝兒歸祭故去昏逆見許家庭教育極罰祭紅徑一周三攫騰巨镬軍産坑人立家買求曼靡母範奴産子泮合平康裡貧裡蕲州鬼任課人頭畜鳴榮立山龍子韶朗示愛瘦怯說古談今殊形妙狀談恥讨赜天殺的條呈鐵刃忘象得意纖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