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廟社的意思、廟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廟社的解釋

(1).宗廟和社稷。《魏書·城陽王鸾傳》:“古者,軍行必載廟社之主,所以示其威惠各有攸歸。”《宋史·寇準傳》:“奈何棄廟社,欲幸 楚 蜀 遠地?”

(2).以喻國家。 宋 文天祥 《議糾合兩淮複興》詩:“而今廟社存亡決,隻看元戎進退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廟社”是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本義
    指古代祭祀場所中的宗廟和社稷。

    • 宗廟:供奉祖先或曆史名人的場所,體現家族或皇權的傳承。
    • 社稷: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場所,象征國家政權與民生。
  2. 引申義
    常以“廟社”代指國家,強調政權與文化的根基。例如宋代文天祥詩句“而今廟社存亡決”即以“廟社”喻國家存亡。


二、曆史與文獻出處

  1. 古代典籍記載

    • 《魏書》提到“軍行必載廟社之主”,指行軍攜帶宗廟社稷神主以示權威。
    • 《宋史》中寇準勸谏皇帝“奈何棄廟社”,強調不可舍棄國家根基。
  2. 文學應用
    多見于詩詞與政論,如宋代詩詞常以“廟社”表達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三、其他解釋(較少見)

部分資料提到“廟社”可形容人群聚集的場所,但此用法較罕見,多見于口語或特定語境。


四、總結

“廟社”核心含義為宗廟與社稷,是古代政治與文化的象征,後衍生出代指國家的用法。如需更詳細文獻例證,可參考《魏書》《宋史》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廟社

廟社(miào shè)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廟(miào)是一個三點水的漢字,它的部首是廣(guǎng),總筆畫數是6。社(shè)是一個四點水的漢字,它的部首是示(shì),總筆畫數是5。

廟社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國,它原本指的是供奉神祗的建築物和組織。廟是用來供奉神明的殿堂,是人們祭祀和祈禱的場所。而社是指供奉土地神和其他地方神明的組織或場所。

在繁體字中,廟社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寫法中,廟的上面有一個“廣”字頭,下面是一個“至”字。社的上面是一個“礻”字頭,下面是“土”字。這些組合形成了廟社的古代漢字寫法。

以下是一些關于廟社的例句:

1. 我們一家人去廟裡祈福。

2. 那個廟裡供奉着一尊曆史名人的塑像。

3. 他經常參加社裡的活動。

組詞:朝廟、廟堂、社團、社交

近義詞:寺廟、宗教場所

反義詞:教堂、清真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