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密賜的意思、密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密賜的解釋

(1).秘密賜予。《魏書·恩倖傳·王叡》:“ 叡 出入帷幄,太後密賜珍玩繪綵,人莫能知。”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北使到阙》:“又次日,遣近臣賜禦筵。自到闕至朝辭,密賜大使銀一千四百兩,副使八百八十兩。”

(2).指秘密賜予之物。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四:“如誕皇子,則賜包子罷,又逐後命中使人齎密賜來,約頒諸宰相,餘臣不可得也。密賜者必金合,多至二三百兩,中貯犀玉帶或珍珠瑰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密賜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君主或上位者私下、秘密地給予賞賜或恩典。該詞強調賞賜行為的隱蔽性與特殊性,常見于古代君臣關系或重要政治場合。例如帝王為嘉獎功臣或實施特定策略時,為避免公開引起紛争而暗中授予財物、官職等。

二、詞源與語義演變

  1. 構詞解析:

    • “密”:取“隱蔽、不公開”之義(《說文解字》:“密,山如堂者,從山宓聲”),引申為隱秘行為。
    • “賜”:意為“給予恩惠”(《爾雅·釋诂》:“賜,予也”),特指上對下的賞賜。

      二字組合後,凸顯賞賜的私密性與權威性,屬古代政治術語。

  2. 曆史語境:

    在史籍中,“密賜”多關聯帝王權術,如《資治通鑒》載唐玄宗曾密賜安祿山金帛以示安撫,反映其作為政治籠絡手段的功能。

三、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密賜”偶見于曆史文學、學術論著中,用以描述古代制度或仿古語境下的非公開賞賜行為,日常口語已罕用。


參考來源: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

《爾雅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密賜”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秘密賜予
    指私下、不公開地進行賞賜的行為。例如古代帝王或權貴為籠絡親信,暗中給予珍寶、錢財等。《魏書》記載北魏太後曾“密賜珍玩繪彩”,《武林舊事》提到宋代接待外使時“密賜大使銀一千四百兩”,均屬此類。

  2. 秘密賜予之物
    特指被秘密贈予的具體物品。如宋代蔡絛《鐵圍山叢談》記載,皇子誕生後皇帝會以金盒盛裝犀玉帶、珍珠等“密賜”重臣,此類物品僅限特定對象接收。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密賜”帶有隱秘性和權威性,通常體現賜予者的特殊意圖,如政治拉攏、恩寵表達等。其具體形式因時代而異,可能包括金銀、珍寶、特權等。

别人正在浏覽...

安頓白花暴發八仙過海變古易俗不克憯瘁潮平出羞敵地獨是獨非發皇飛念鳳峙焚誦服享高竿公壻公孫購置官程矽酸鹽寒村好吃橫絲黃犢黃盧桓伊笛輝如火杏價等連城澗槽角戰嘉頌揭雞肆赦金人之緘赍書九籥镌罰朗日連封良莠不齊龍斿祿錢率爾成章沫饽拟讬拗拙女憂片甲不還傾吐乳跽三場四旁祧祊投荒五辂無營霞爛霞臉小偷小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