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久远。《史记·孝武本纪》:“ 三代 邈絶,远矣难存。”
(2).遥远;高远。 清 李滢 《望罗浮歌》:“我闻 博罗 一山拔地起,邈絶霄汉横苍烟。”
(3).超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庾阐 始作《扬都赋》” 刘孝标 注引《中兴书》:“﹝ 阐 ﹞少孤,九岁便能属文,迁散骑侍郎,领大著作,为《扬都赋》,邈絶当时。”《文选·潘岳<射雉赋>》“何调翰之乔桀,邈畴类而殊才” 南朝 宋 徐爰 注:“言邈絶畴类,殊异才气也。”
“邈绝”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如《史记》《世说新语》等)的记载:
久远
指时间上的遥远,常用于描述历史或传说的悠远。例如《史记·孝武本纪》中“三代邈绝,远矣难存”,强调夏、商、周三代距今久远,难以考证。
遥远;高远
形容空间或境界的辽远超然。清代李滢《望罗浮歌》有“邈绝霄汉横苍烟”一句,以“邈绝”描绘博罗山高耸入云的景象。
超绝
指才能、成就等超越寻常。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注引《中兴书》提到庾阐作《扬都赋》“邈绝当时”,赞其文采卓然出众。
补充说明
“邈”字本身有高远、渺茫之意(如“邈如旷世”),与“绝”组合后强化了程度,可灵活用于时间、空间或抽象概念的极致表达。
邈绝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非常遥远、极其遥远。它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左边是“辶”部,右边是“矢”部。邈绝的笔画数为11画。
邈绝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鲁颂·鹰鹯》:“鹰鹯之翼,逝不可盈。”在古代,邈绝的写法是“邈絶”,使用了繁体字。
在古代,邈绝的写法有所不同。在楷书中,邈的上部采用“辵”部,下面是“矢”部。而绝的上面是“糸”部,下面是“彡”部。当然,这些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
1. 他们分别生活在邈绝的山区,很少有机会见面。
2. 时间的流逝让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邈绝。
3. 那幅油画画出了一个邈绝的宇宙,令人陶醉。
邈然、望"/>邈、遥邈。
遥远、遥不可及、冥冥、遥远的、深远。
亲近、接近、亲密、亲近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