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免身的意思、免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免身的解釋

(1).脫身免禍。《國語·晉語八》:“ 宣子 曰:‘可以免身。’”《漢書·叙傳下》:“ 杜周 治文,唯上淺深,用取世資,幸而免身。” 清 梅曾亮 《劉忠義傳》:“君之功,豈僅以死償節者哉!使其從人言去,免身而宿禍,孰以必死責是官者。”

(2).分娩;生育。《漢書·外戚傳上·孝宣許皇後》:“今皇後當免身,可因投毒藥去也, 成君 即得為皇後矣。” 宋 洪邁 《夷堅甲志·僧為人女》:“司戶妻免身得女矣。” 清 薛福成 《書方烈婦事》:“一日乘家人熟睡,潛起趨後舍自經死,距聞赴百三十有二日,距免身八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免身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現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其含義需結合古代用法與現代演變進行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本義:分娩,生育

此義項中“免”通“娩”,指婦女生産。《康熙字典》引《集韻》載:“免,音娩,義同。”

例證:

《史記·趙世家》:“居無何,而朔婦免身生男。”

(譯:不久後,趙朔的妻子分娩生下一個男孩。)

此用法在先秦至漢代的文獻中常見,後逐漸被“分娩”“生産”等詞替代。


二、引申義:脫身,免除災禍

指從危險、困境或責任中解脫,強調主動脫離或幸免于難。

例證:

《史記·春申君列傳》:“妾賴天有子男,則是君之子為王也……楚國可盡得,孰與身臨不測之罪乎?”

(譯:李園之妹勸春申君助己子繼位,稱此舉可使其“免身”于政治危機。)

《漢語大詞典》釋為“脫身”,如明代沈德符《野獲編》中“百計求免身”即指擺脫困境。


三、現代使用與辨析

現代漢語中,“免身”已非常用詞,但可見于曆史文本或仿古語境:

  1. 生育義:僅存于古籍引用或學術讨論;
  2. 脫身義:偶見于強調“全身而退”的書面表達,如“免身于亂局”。

    需注意與“免職”“免責”等詞區分,後者側重職務或責任的解除,而“免身”更強調物理或整體性的逃離。


綜上,“免身”的核心含義圍繞“脫離”展開,既指生命誕生的脫離母體,亦指個體從險境中掙脫,其雙重語義反映了漢語詞彙的曆史層次性與語境適應性。


參考資料:

  1. 《康熙字典》“免”字條(中華書局影印本)
  2. 《史記·春申君列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漢語大詞典》“免身”詞條(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免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

讀音:miǎn shēn(ㄇㄧㄢˇ ㄕㄣ)
結構:動賓結構,其中“免”為動詞,“身”為賓語。


二、詳細解釋

  1. 脫身免禍

    • 釋義:指從危險或困境中成功逃脫,避免災禍。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人物在政治、戰争或複雜環境中的機智應對,例如官員在權力鬥争中的自保行為。
    • 文獻例證:
      • 《國語·晉語八》記載:“宣子曰:‘可以免身。’”
      • 《漢書·叙傳下》提到:“用取世資,幸而免身。”
  2. 分娩;生育

    • 釋義:特指婦女生産孩子。
    • 關聯字義:此處“免”通“娩”,表示生育行為。
    • 文獻例證:
      • 《史記·趙世家》載:“朔婦免身,生男。”
      • 《漢書·外戚傳》描述:“今皇後當免身,可因投毒藥去也。”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國語》《漢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頒給别嘴并植才人喘呼觸射打埋伏丹圖都授凡聖封鎖線耇長勾盾館粲顧憚估度古制固執己見含苞待放寒房擭穽假黃钺骥服鹽車竟旦精刮金徽錦旋客帆懇讓口誦雷光連玺鱗集毛萃流喝木版水印目不忍覩攀累跑單幫撇波輕爂青禽缺食無衣任隨腮巴三铉山野十駕鐵闆銅絃鐵打庭軒通梭湍流丸赤白煨幹就濕為虺弗摧烏榜梧丘之魂無崖鮮鲙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