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筆誅的意思、筆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筆誅的解釋

猶筆伐。 郭沫若 《創造十年續篇》三:“打算調查戰地慘狀,以反對 齊燮元 ,同時對于 曹锟 、 吳佩孚 輩加以筆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筆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通過文字進行譴責或聲讨,與“口誅筆伐”中的“筆伐”含義相近。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詞義分解

    • 筆:指代文字書寫工具,引申為用文字記錄或表達。
    • 誅:本義為“殺”,但在語境中引申為譴責、聲讨(如《論語》中“口誅筆伐”的用法)。
    • 整體:通過文字揭露、批判不義之事,帶有強烈的道德審判意味。
  2. 文學應用

    • 宋代詩詞中常見,如胡仲弓詩句“直筆誅奸雄”,指用文字揭露奸惡之人。
    • 近現代作家郭沫若在《創造十年續篇》中,用“筆誅”批判軍閥,體現其現實批判性。
  3. 相關成語

    • 筆誅墨伐:通過文字譴責和聲讨,強調書面批判的力度()。
    • 口誅筆伐:口頭與書面雙重批判,常與“筆誅”互為補充。

使用場景


權威性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筆誅》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詞語,意思是使用筆墨來進行譴責、指責或批評。它的拆分部首是“⺊”和“讠”,其中“⺊”是表示“筆”的部首,而“讠”是表示“言語”的部首。它的拆分筆畫為6畫(⺊部為3畫,讠部為3畫)。 《筆誅》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誅訟制度”。在古代,人們常常在訴訟過程中使用筆墨來進行揭發和譴責,因此“筆誅”一詞形成了。 在繁體中文中,《筆誅》一詞的寫法為《筆誅》。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一些不同。在古代,字體更加簡練,線條更加直接,沒有像現代那樣有許多的彎曲。 一些使用《筆誅》的例句有:1. 許多人用《筆誅》來批評政府的腐敗行為。2. 這篇文章是對不道德行為的《筆誅》。3. 古代人們常常用《筆誅》來揭發公正的,為民的言論。 一些相關的組詞有:筆杆、筆鋒、筆底下、誅訟。 近義詞是:筆譴、筆責、筆罵。 反義詞是:筆贊、筆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