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緜帛”。絲綿絹帛的總稱。《後漢書·董卓傳》:“ 河東 太守 王邑 奉獻綿帛,悉賦公卿以下。”《南史·隱逸傳上·朱百年》:“ 百年 室家素貧,母以冬月亡,衣并無絮,自此不衣緜帛。”
“綿帛”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mián bó,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詞義
指絲綿與絹帛的總稱,泛指古代常見的絲織品和紡織材料。其中:
字形與異體
亦寫作“緜帛”,屬于異體字形式。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更多例句,可參考《後漢書》《南史》等古籍,或查閱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綿帛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絲綢和布料。它既可以泛指各類紡織品,也可以專指高級的絲綢制品。
綿帛的拆分部首是纟(mian)和布(bo),分别表示絲和布。總共有11畫。
綿帛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紡織技術。中國自古就以絲綢的生産聞名于世,絲綢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綿帛這個詞在古代文獻中經常出現,描述了絲綢的美好和貴價。
綿帛的繁體字為「綿帛」。
在古代,綿帛的字形略有不同,如「綿帛」的繁體字形。不過,在現代漢字的标準化過程中,字形被統一簡化為「綿帛」。
1. 在中國古代,綿帛是貴族地位和財富的象征。
2. 這件綿帛制成的衣物質地柔軟,觸感非常舒適。
1. 綿延:像綿綿不絕一樣延續。
2. 帛布:指絲綢制成的布料。
3. 衣綢:指用綿帛制成的高級衣服。
錦緞、紡綢
粗布、毛織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