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門外漢的意思、門外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門外漢的解釋

[layman] 外行人

我對電子計算機是個門外漢

詳細解釋

外行人。《五燈會元·未詳法嗣·天竺證悟法師》:“曰:‘祇如他道,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浄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這箇消息?’ 庵 曰:‘是門外漢耳。’”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一:“ 黃九 於詞,直是門外漢,匪獨不及 秦 蘇 ,亦去 耆卿 遠甚。” 朱自清 《溫州的蹤迹》一:“但我于中西的畫都是門外漢,所說的話不免為内行所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門外漢

釋義

指對某領域缺乏專業知識或經驗的外行人,常用于形容對特定行業、技能或學問一竅不通的人。該詞略帶貶義,強調認知或能力的局限性。

詞源與演變

  1. 佛教起源:

    源自宋代佛教典籍《五燈會元·卷六》,原指未皈依佛門、未通曉佛理的世俗之人。如圓智禅師雲:“若未悟道,終是門外漢。”

  2. 語義擴展:

    明清時期逐漸泛化為指代非專業人士。清代李漁《閑情偶寄》中“此乃門外漢強作解事”即用此意。

權威詞典釋義

近義詞辨析

典型誤用提醒

不宜用于描述“初學者”。例如,“我剛學鋼琴,還是門外漢”為錯誤用法,應改為“新手”或“生手”。“門外漢”更強調“因認知隔閡無法入門”,而非“初學階段”。

引用實例

  1. 學術場景:

    錢鐘書《圍城》:“方鴻漸對哲學本是門外漢,勉強去聽講,隻覺得昏昏欲睡。”

  2. 文化評論:

    朱自清《論雅俗共賞》:“文藝若隻迎合專家,便成了門外漢看不懂的把戲。”

參考資料

  1. 釋普濟《五燈會元》,中華書局,1984年。
  2. 李漁《閑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4.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5. 錢鐘書《圍城》,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6. 朱自清《論雅俗共賞》,三聯書店,1983年。

網絡擴展解釋

“門外漢”是一個漢語成語,指對某領域缺乏專業知識或經驗的外行人。以下從多個維度進行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2.語言特征

3.用法與例句

4.近反義詞

5.文化延伸

“門外漢”既保留古典禅宗語境中的評價色彩,又在現代漢語中發展為描述跨領域狀态的常用詞,適用場景廣泛且語義明确。

别人正在浏覽...

跰跰褊急碧瑠璃不同戴天裁模踹踐垂裕後昆殚慮雕城地絡低面丢丁盾威逢場竿木奉戶付賬貫穿融會官搨孤遊韓盧紅頭軍皇丘還價加飯幵零艱危郊廛境壤倦客籠火盧布緑鬓朱顔盲風妒雨木野狐昵辭偶變投隙竅訣掐頭去尾契苾親當矢石青首鵲袍饒侈三世生榮沒哀十步香車噬臍莫及施易授衣書獃子嘶喊四皓陶運挑饬推卸翔麟馬險世先兄閑業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