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郿塢的意思、郿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郿塢的解釋

東漢 初平 三年, 董卓 築塢于 郿 ,高厚七丈,與 長安 城相埒,號曰 萬歲塢 ,世稱“郿塢”。塢中廣聚珍寶,積谷為三十年儲。自雲:“事成,雄據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終老。”後 卓 敗,塢毀(故址在今 陝西省 眉縣 東北)。見《後漢書·董卓傳》。後因用以借指奸佞藏財享樂終老之所。 明 陶宗儀 《辍耕錄·老苗》:“築營 德勝堰 ,周圍三四裡,子女玉帛皆在焉,且以為 郿塢 之計。” 明 田藝蘅 《留青日劄·嚴嵩》:“ 郿塢 久營,兔窟多術,安能根連株拔,風翦霆滅。” 清 倪瑞璿 《閱<明史·馬士英傳>》詩:“金墉舊險崇朝棄, 郿塢 多藏一炬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郿塢是東漢權臣董卓于初平三年(192年)修築的軍事堡壘,具有以下核心含義與曆史背景:

  1. 詞義來源
    名稱源于其地理位置(今陝西省眉縣東北,渭水北岸),由“郿縣”與“塢堡”組合得名。董卓将其命名為“萬歲塢”,民間稱“郿塢”。

  2. 建築規模與用途

    • 城牆高厚七丈,與長安城高度相當,號稱“三國第一堡壘”。
    • 内部囤積三十年糧草,聚斂大量珍寶,董卓意圖将其作為退守根據地,揚言“事成雄據天下,不成守此終老”。
  3. 曆史結局與象征意義
    董卓敗亡後,郿塢被毀,成為權貴覆滅的代名詞。後世常以此比喻奸佞之徒藏財享樂卻終遭失敗的據點,如蘇轼詩《郿塢》諷刺其“臍脂自照不須燈”(董卓屍體被點天燈的典故)。

  4. 文學引用
    郿塢在詩詞中多用于影射奢靡權貴的末路,例如宋代詩人陳普曾作《曆代傳授歌》提及“董卓身死郿塢焚”,強化其警示意義。

郿塢既是曆史地名,更承載了“盛極而衰”的隱喻,常被用于批判貪婪與短視的統治階層。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郿塢》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郿塢》是一個古漢字詞語,它描述了一個地名,指的是古代中國一個位于陝西省漢中市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郿塢》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它們分别是“阝”和“土”。它的總筆畫數是10畫。

來源

《郿塢》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秦國的曆史文獻中。根據史書記載,郿塢是一個古代重要的軍事城市,是秦國的古都之一。

繁體

繁體字中,郿塢分别寫作「郿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郿塢》這個詞的古代寫法為「郿隗」。

例句

1. 久聞郿塢的美景,今日得以一睹真容,實在驚為天人。

2. 郿塢的曆史淵源深遠,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見證之一。

組詞

1. 郿縣、塢城、郿都、土塢、郿山、城郿

近義詞

1. 郿邸、郿邨、塢堡、城郭、土城

反義詞

1. 郊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