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出《史記·剌客列傳論》:“世言 荊軻 ,其稱 太子丹 之命,‘天雨粟,馬生角’也,太過。” 司馬貞 索隱:“《燕丹子》曰:‘ 丹 求歸, 秦王 曰:“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 丹 及仰天歎,烏頭即白,馬亦生角。’《風俗通》及《論衡》皆有此説,仍雲‘廄門木烏生肉足’。”後用以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亦比喻曆盡困境,苦熬出頭。 唐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詩:“青雲馬生角, 黃州 使持節。”亦作“ 馬角生 ”。 三國 魏 曹植 《精微篇》:“ 子丹 西質 秦 ,烏白馬角生。” 元 王逢 《書無題後》詩之三:“幾年薪膽泣孤嬰,一夕南風馬角生。”
“馬生角”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史記·刺客列傳》中關于燕太子丹的記載,主要用于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以下是詳細解釋:
戰國時期,燕太子丹在秦國做人質,請求歸國。秦王提出苛刻條件:“若烏鴉白頭、馬生角,便允許你回去。”結果傳說烏鴉真的變白,馬也生角,但秦王仍食言未放人(《史記·荊轲列傳》)。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史記》原文或權威成語詞典。
《馬生角》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某人生得聰明慧利、才智出衆。這個成語褒義較強,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聰明過人、機智敏捷。
《馬生角》的拆分部首是馬和角,其中馬的部首是馬,角的部首是角。馬的筆畫數為3畫,角的筆畫數為7畫。
《馬生角》的來源有兩種說法:
《馬生角》的繁體形式為「馬生角」。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馬生角」可以寫作「馬生角」。
她的智商很高,真是一個馬生角。
馬兒飛躍、馬不停蹄、馬虎、才高八鬥、才思敏捷。
聰明過人、才智出衆、智勇雙全。
愚笨、無能、遲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