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景帝 時 鹹陽人 。傳說年十八上 恒山 修道,旋隱 江 南 句曲山 ,與其弟 固 衷 修煉采藥,治病活人,世稱“三茅真君”,改 句曲山 為 三茅山 ,簡名 茅山 (在今 江蘇省 句容縣 境内)。舊有“茅山道士”之傳,即本于此。《太平廣記》卷十一引 宋 曾慥 《集仙傳·大茅君》:“ 大茅君 盈 南至 句曲 之山, 漢 元壽 二年八月己酉…… 王母 攜 王君 ( 西城王君 )及 盈 ,省顧 盈 之二弟,各授道要。 王母 命 上元夫人 授 茅固 、 茅衷 《太霄隱書》。” 明 廖用賢 《尚友錄》卷七:“ 茅濛 玄孫 盈 ,字 叔申 ,弟 固 字 季偉 ,次弟 衷 字 思和 。 盈 生于 漢景帝 中元 五年,少秉異操,獨味清虛……教二弟延年不死之法,後亦成仙,居 茅山 ,世稱‘三茅真君’。”
“茅盈”一詞的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茅盈(前145-?)是西漢時期道教茅山派創始人,字叔申,鹹陽(今陝西)人。
部分資料提到“茅盈”作為成語,意為“茅草叢生,象征繁榮富庶”。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道教或曆史文獻,可能為字面引申義或現代誤讀。
提示:若需引用相關内容,建議優先參考道教典籍或正史記載(如《太平廣記》《集仙傳》等)以獲取更權威的解讀。
茅盈(máo yí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草頂上有苞環,形容茅屋頂上生長的植物有盈盈的樣子。它可以引申為形容景色清新、生機勃勃。
茅(máo)是由草字頭和矛字旁組成,共6個筆畫;盈(yíng)是由皿字旁和十字旁組成,共10個筆畫。
茅盈的來源有待進一步考證。繁體字寫作茅潁。
在古代,茅盈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需要進一步調查研究。
1. 盛夏時節,郊外的田野裡生長的綠草盈盈,美不勝收。
2. 茅屋頂上的花苞綻放出盈盈的彩色,像星星般璀璨。
3. 這個花園裡的小溪潺潺流動,給人一種清新盈盈的感覺。
1. 茅草:生長在河邊、田野或山坡上的一種野生植物。
2. 盈盈:形容景色、氣象等明亮、生機勃勃的樣子。
3. 潺潺:形容水流聲、流水聲等聲音細小而連續。
繁茂、郁郁、生機勃勃、欣欣向榮。
凋敝、頹廢、蕭條、枯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