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貌匮的意思、貌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貌匮的解釋

謂表面裝作窮困。《逸周書·史記》:“昔有 畢程氏 ,損祿增爵,羣臣貌匱,比而戾民, 畢程氏 以亡。” 朱右曾 校釋:“責臣之廉而祿不贍用,故貌為窮匱以罔上,實則比黨虐民,為君斂怨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貌匮"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字的本義及古漢語用法來綜合理解:

  1. 字義解析與詞義核心:

    • 貌 (mào): 本義指面容、相貌,引申泛指事物的外在形态、表象、樣子。《說文解字》釋為“頌儀也”,段玉裁注:“頌者,今之容字…引申為凡狀皃之偁。”《漢語大詞典》中“貌”有“外表;外觀”之義。
    • 匮 (kuì): 本義指一種盛放東西的箱子(如“金匮”),後主要假借為“缺乏、不足”之義(如“匮乏”)。《說文解字》釋為“匣也”,但古籍中“匮”表“乏也、竭也”更為常見(如《詩經·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錫爾類”)。
    • 合成詞義: “貌匮”的核心含義是指外表、容貌顯得憔悴、衰敗、不飽滿,呈現出匮乏、不足的狀态。它描述的是人或事物在外在形态上顯露出的衰頹、枯槁、缺乏生氣的樣子。
  2. 具體内涵與應用:

    • 形容人: 常用于形容人因疾病、衰老、勞累、憂愁等原因而導緻的面容消瘦、氣色不佳、精神萎靡、缺乏神采的狀态。例如:“久病之後,他顯得十分貌匮。”
    • 引申形容事物: 有時也可用于形容事物外觀的凋敝、衰敗、缺乏生機或豐盈感。例如:“戰亂後的城市,一片貌匮之象。”
  3. 與相近詞語的辨析:

    • 與“憔悴”相似: “憔悴”也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但更側重于因受折磨、困苦而呈現的狀态,情感色彩更濃。“貌匮”則更側重于對外在形态匮乏狀态的客觀描述。
    • 與“枯槁”相似: “枯槁”強調幹枯、失去水分和活力,常用于形容植物或人的形體、面容。“貌匮”與之接近,但“匮”字更突出“不足、缺乏”的意味。
    • 與“形銷骨立”相似: “形銷骨立”形容身體極為消瘦。“貌匮”雖也包含消瘦之意,但範圍更廣,可包括氣色、精神等整體外在狀态的衰敗。

“貌匮”是一個描述性詞彙,核心意思是外表、容貌呈現出憔悴、衰敗、缺乏生氣與豐盈的匮乏狀态。它主要用于描繪人或事物因内在原因(如疾病、衰老、消耗)而反映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健康、不飽滿、衰頹的景象。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貌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文獻來源具體分析: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
    根據《逸周書·史記》的記載,“貌匮”指表面裝作窮困。例如古代畢程氏的群臣假裝貧困以欺騙君主,實則結黨虐民,最終導緻國家滅亡。

  2. 現代延伸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相貌貧乏或外表不好看”,但此用法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用。


二、來源與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逸周書·史記》的典故:

“昔有畢程氏,損祿增爵,羣臣貌匱,比而戾民,畢程氏以亡。”
朱右曾校釋指出,群臣因俸祿不足而假裝貧困,實則結黨欺壓百姓,最終導緻政權覆滅。


三、使用建議

建議優先參考《逸周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文獻,以确保釋義準确性。

别人正在浏覽...

頒告抱撮标準時間不采唱工塵根程方赤頰赤龍子辭尊居卑粗縱蕩飏疊重定省方虎福善禍淫官醅詭合海獸哈雷彗星黃帕黃神戶伯活化驕戾忌辰解脫鯨鱏近效桔桀鲲洋苦月良宵好景六铢龍恩綸閣濛雨面碼兒欺朦凄悅啟知聲飲釋鞍手定水蒼笏絲棼筍石肅殺套作題本蛻留塗徑頑拙蛙聲五庫小旦小斛消化系統戲怠邪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