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冒名頂替的意思、冒名頂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冒名頂替的解釋

[take another’s place by assuming his name;pose under a false name] 冒充他人的名,替代他人的身分,以取得利益

你這和尚,甚沒道理!你變做一稱金,該一個冒名頂替之罪——《西遊記》

詳細解釋

假冒别人的姓名,代他幹事或竊取其權利地位。《西遊記》第二五回:“你走了便也罷,卻怎麼綁些柳樹在此,冒名頂替?”《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凡是考試,都可以請槍6*手冒名頂替進場。” 張天翼 《速寫三篇·譚九先生的工作》:“在這次抽調壯丁的那件事上,他老先生竟暗中找些人去冒名頂替,從中揩油水哩。”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冒名頂替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冒名頂替”是一個漢語成語,也涉及法律層面的犯罪行為。以下從語義、出處及法律定義三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假冒他人姓名或身份,以達到特定目的的行為。常見場景包括:

  1. 竊取他人權利或地位:如冒用他人身份入學、入職或獲取社會待遇。
  2. 逃避責任或獲取利益:例如冒名代考、冒領福利等欺騙性行為。

二、成語溯源

最早見于明代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五回:“你走了便也罷,卻怎麼綁些柳樹在此,冒名頂替?”,原指用柳樹假扮人形以欺騙的行為,後引申為身份假冒。

三、法律定義(依據《刑法》第280條之二)

構成“冒名頂替罪”需滿足以下條件:

  1. 行為要件:盜用、冒用他人身份,且實際頂替了他人已取得的資格或待遇。
  2. 對象範圍:僅限高等學曆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三類。
  3. 刑罰标準:一般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罰金;組織者從重處罰。

四、與相似概念的區别

例句:現代社會中,高考冒名頂替案件嚴重破壞教育公平,相關行為人可能面臨刑事追責。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冒名頂替

冒名頂替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指以假冒或僞裝的身份代替别人出現或擔任某個職務,以獲取不正當的利益。

拆分部首和筆畫

冒:冖(⺆)+ 日(讠)+ 夕(⺶)

名:夕(⺶)+ 口(囗)

頂:頁(⺡)+ 匕(匚)

替:曰(曱)+ 人(亻)+ 刀(刂)

來源

《冒名頂替》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史·韓擒虎傳》中。故事中,韓擒虎為了報仇,僞裝成另一個人的模樣,頂替他出任要職。因此,這個詞彙開始用于描述以假冒或僞裝的方式代替别人。

繁體

冒名頂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冒:冃冐

名:眳

頂:頂

替:殢

例句

他冒名頂替了考試的第一名。

組詞

冒險、名譽、頂撞、替代

近義詞

假冒、冒充

反義詞

真身、真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