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曼殊的意思、曼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曼殊的解釋

(1).佛教菩薩名。即 曼殊室利 。

(2). 滿洲 别稱。也寫作“滿珠”、“曼珠”。 清 黃遵憲 《八用前韻》:“三月麛裘思德化,諸天龍節護 曼殊 。” 錢仲聯 箋注引《清朝通志》:“ 滿洲 ,係 滿珠 之轉音,亦稱 曼珠 。”參閱《清通志·氏族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曼殊”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如下:

一、佛教詞彙()

  1. 菩薩名號
    指佛教菩薩“曼殊室利”(即文殊菩薩),源自梵語音譯,象征智慧與覺悟。例如清代詩詞中常以“曼殊”代指佛教護法形象。

二、地域别稱()

  1. 滿洲的别稱
    清代文獻中,“曼殊”是“滿洲”的轉音異寫形式,也作“滿珠”“曼珠”。例如《清朝通志》記載:“滿洲,係滿珠之轉音,亦稱曼殊。”

三、形容高傲态度()

  1. 貶義形容詞
    用于描述人傲慢自大、目中無人的言行,源于佛教詞彙的語義演變。如造句:“他舉止曼殊,令人難以接近。”

四、其他含義()

  1. 獨龍語文化中的歌謠
    在獨龍族語言中,“曼殊”指代傳統歌謠,分為勞動歌、情歌、習俗歌等類别,反映民族文化特色。

五、人名的使用()

  1. 作為人名寓意
    如近代詩人蘇曼殊,名字中“曼”表柔美,“殊”含獨特之意,整體寓意智慧與超然。例如:“蘇曼殊将悲傷制成肴馔,佐一杯往事,痛飲而下。”

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曼殊”的含義,其核心關聯佛教、地域文化及性格描述。部分用法(如貶義形容詞)需謹慎使用,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曼殊是什麼意思

曼殊(màn sh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端莊、文雅、高貴。原指受過教育和修養的人,有時也用來形容女子的文雅和美貌。

曼殊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曼殊的拆分部首是曰(yue)和殳(shū),其中曰是指日字旁,殳是指「ㄕㄨ」,表示持槍的動作。曼殊共有16個筆畫。

曼殊的來源和繁體

曼殊的字形源于古代漢字文化,其繁體字為曼殊。在現代标準簡化字中保留了曼殊這個漢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曼殊的寫法可能會稍有變化,但其基本形狀和現代一緻。古代字書《說文解字》對曼殊的字形描述是“柔也”、“曰東曰東亦柔也”。

曼殊的例句

1. 她的儀态舉止總是曼殊端莊,給人一種高雅的感覺。

2. 他穿着一身曼殊的禮服,看上去非常典雅。

曼殊的組詞

曼殊可以與其他字組成詞語,如:

1. 曼殊儀态

2. 曼殊風姿

3. 文曼殊雅

曼殊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曼殊的近義詞包括:文雅、高雅、溫柔。

曼殊的反義詞可以是:粗俗、低俗、猥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