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蠻落的意思、蠻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蠻落的解釋

(1).指南方少數民族部落。《新唐書·李夷簡傳》:“ 夷簡 逐 顒 ,占檄諭禍福,蠻落復平。”

(2).猶荒落。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二·鬼方》:“蓋當時 楚 地,亦極為蠻落, 春秋 始會盟中國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蠻落”是一個漢語古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指南方少數民族部落
    該詞常用于古代文獻中,特指中國南方未完全融入中原文化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例如《新唐書·李夷簡傳》記載:“夷簡逐顒,占檄諭禍福,蠻落復平”,描述了唐代官員平定南方部落的過程。

  2. 形容荒涼偏遠之地
    明代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提到:“蓋當時楚地,亦極為蠻落”,此處“蠻落”指代尚未開發的荒僻區域,帶有地理與文化雙重邊緣化的含義。

二、詞源與結構

三、使用建議

若需引用該詞,建議結合具體曆史背景,避免現代語境下的歧義。例如描述唐代邊疆治理時,可強調其“南方部落”的原始含義;用于文學創作則側重“荒落”的意境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蠻落》

《蠻落》是一個詞語,意為野蠻、粗野、未被文明社會約束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蠻落》由"虍"和"艹"兩個部首組成,虍部表示老虎,艹部表示草字頭。

整個詞語共計12個筆畫。

來源

《蠻落》一詞來源于古代漢族對外族部落的稱呼。漢族對外族的文化、禮儀和生活習慣感到陌生和不解,因此稱之為“蠻落”,意指這些部落較為原始和野蠻。

繁體

繁體字形:蠻落。

古時候漢字寫法

《蠻落》在古代的寫法相對簡單,多為實用字形,沒有太多藝術裝飾。但具體的寫法會因不同時代和書法風格而有所變化。

例句

1. 他的行為舉止粗野蠻落,完全沒有教養。

2. 那個地方遠離文明世界,依然保持着蠻落的狀态。

組詞

蠻夷、落後、野蠻、無禮、蠻荒

近義詞

野蠻、粗暴、未開化、未文明、未開化

反義詞

文明、禮貌、有教養、文雅、開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