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芒粟的意思、芒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芒粟的解釋

(1).穬麥的别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蔬穀下·麥》:“《食物本草》:‘穬麥,又名芒粟。’”

(2).指皮膚表面因受寒冷刺激而起的微粒。俗稱雞皮疙瘩。 宋 梅堯臣 《潘歙州話廬山》詩:“坐石浸兩骹,炎膚起芒粟。” 宋 陸遊 《客中夜寒戲作長謠》:“寝衣觸體起芒粟,鼻息噓潤成冰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芒粟”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1.穬麥的别名

穬麥(kuàng mài)是古代對一種有芒刺的麥類作物的稱呼,屬于大麥或小麥的變種。在《事物異名錄》等文獻中,“芒粟”被明确記載為穬麥的别稱。例如:

2.皮膚受寒冷刺激産生的顆粒(俗稱雞皮疙瘩)

這一用法常見于古代詩文,用于形容寒冷或恐懼時皮膚表面的反應。例如: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例證,(詩詞例證)和(辭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芒粟》的意思

《芒粟》是指大麥和小麥的統稱,泛指一種糧食作物。芒和粟分别指大麥和小麥,是兩種主要的糧食作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芒粟》這個詞共有6個筆畫,其中“芒”是由艹部和日部組成,共3個筆畫;“粟”則是由米部組成,共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芒粟》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在繁體字中,芒和粟分别寫作「芒」和「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芒的寫法較為特殊,像一束芒草的樣子。而粟的寫法則類似現代的字形,也可以寫作「傃」或「緻」。

例句

1. 田間金黃的芒粟,讓人眼前一亮。

2. 這個地區種植芒粟已有幾千年的曆史。

組詞

芒粟種植、芒粟産量、芒粟收獲、芒粟地區、芒粟農民

近義詞

麥類作物、谷物、糧食作物

反義詞

雜草、非糧食作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