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or;boorsh fellow] 粗魯冒失的男子
粗魯冒失的男子。《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我 杜子春 天生莽漢,幸遇那老者兩次贈我銀子,我不曾問得他名姓,被妻子埋怨一個不了。”
“莽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方面解釋:
基本釋義
指粗魯冒失的男子,強調性格或行為上的魯莽、缺乏細緻思考。例如:“他行事沖動,是個莽漢。”
詞源與構成
文學與用法示例
明代小說《醒世恒言》中曾用“天生莽漢”描述角色杜子春的魯莽性格。現代用法多含貶義,如提醒他人“别将重要事務交給莽漢處理”。
近義詞與反義詞
外文翻譯
英語常譯為boor 或muddlehead,法語則用goujat(粗人)或imbécile(愚笨者)表達類似含義。
提示:該詞多用于口語或文學描寫,實際使用需注意語境,避免冒犯他人。
《莽漢》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愚笨、粗魯、不懂禮貌的男子。這個詞常常帶有一定的貶義。
《莽漢》由兩個部首組成:草字頭部首和水字旁。其中草字頭部首表示與植物有關,水字旁表示與水有關。整個字的筆畫數為10畫。
《莽漢》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羅貫中所撰寫的《三國演義》中,用來形容當時曹操軍隊中的一個名叫莽撞的士兵。因此,後來逐漸演變為指代整個曹操軍隊中的士兵以及一些粗魯、不懂禮貌的人。
《莽漢》的繁體字為「莽漢」。
根據《康熙字典》,古時候《莽漢》的寫法為「莽」,可以通過下拉式結構表示字形,下面是古代寫法的*********:
草
水
冖
丶
1. 他是個大而無當的莽漢,從來不會聽取别人的建議。
2. 他的舉止粗魯無禮,簡直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莽漢。
3. 欺負弱小可憐的人隻會讓你顯得更加像個莽漢。
莽撞、莽蕩、莽莽
粗人、糙漢、粗豪
君子、紳士、禮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