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來西亞的意思、馬來西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來西亞的解釋

東南亞國家。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婆羅洲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面積3296萬平方千米。人口20103萬(1995年)。首都吉隆坡。多山。熱帶雨林氣候。原為農、礦産品出口國,現以工業制成品出口為主。橡膠和棕油的産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主要礦産有石油和錫。旅遊業興盛。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馬來西亞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馬來西亞(Malaysia)是東南亞的一個多民族國家,其名稱和内涵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國名由來

  1. 名稱構成
    英文名“Malaysia”由“Malay”(馬來族/馬來半島)和拉丁語後綴“-sia”(地區)組成,意為“馬來人的土地”。中文譯名“馬來西亞”既保留了音譯,也體現其位于亞洲的地理位置。

  2. 簡稱“大馬”的起源
    1963年,馬來亞聯邦與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後退出)合并後,為避免與原有“馬來亞”混淆,華語媒體将其稱為“泛馬來西亞”,後簡化為“大馬”。這一簡稱也反映了國家多民族融合的特點,國民統稱“大馬人”。


二、地理與政治

  1. 領土構成
    國土被南海分隔為兩部分:西馬(馬來半島南部)與東馬(加裡曼丹島北部),總面積約33萬平方公裡,海岸線長達4192公裡。

  2.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首都為吉隆坡,聯邦行政中心位于布城。

  3.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聯邦制國家,采用英國威斯敏斯特議會制度,國家元首為世襲君主(蘇丹輪任制),總理為政府首腦。


三、社會與文化

  1. 多元民族
    人口約3300萬(2023年),主要由馬來人(69.1%)、華人(23%)、印度人及原住民等組成,是全球少有的完整保留中文教育體系的海外華人社群。

  2. 宗教與語言
    官方宗教為伊斯蘭教,但憲法保障宗教自由;官方語言為馬來語,英語、華語、泰米爾語廣泛使用。


四、經濟地位

20世紀90年代成為“亞洲四小虎”之一,經濟以工業制成品出口為主,橡膠和棕油産量居世界首位,旅遊業發達。


五、曆史背景

1957年脫離英國獨立,1963年成立馬來西亞聯邦。國慶日為8月31日,現任總理為安瓦爾·易蔔拉欣。

通過以上維度,“馬來西亞”一詞不僅指向地理位置,更承載了多元文化、曆史變遷和國家發展的豐富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來西亞的含義

馬來西亞(Mǎláixīyà)是指位于東南亞的一個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元文化。馬來西亞由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多個民族組成,是一個多元種族融合的國家。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馬是馬來西亞的第一個字,馬字的意思是指馬類哺乳動物,代表着馬來西亞的地理環境和特色。

來:來是馬來西亞的第二個字,來字的意思是到達、來臨等,代表着馬來西亞的吸引力和魅力。

西:西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個字,西字的意思是指西方、西部,代表着馬來西亞地理位置上的西方。

亞:亞是馬來西亞的第四個字,亞字的意思是指亞洲,是指馬來西亞位于亞洲大陸。

來源

馬來西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15世紀的馬六甲王朝。16世紀初,葡萄牙探險家将馬六甲半島稱為“Malaios”,在馬六甲王朝被殖民時,葡萄牙殖民者将這個地區命名為“Malaysia”。

繁體

馬來西亞的繁體字為馬來西亞。

舊時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馬來西亞經常被寫作「馬來西亞」或者「馬來西亞*********」。

例句

1. 馬來西亞是一個美麗多元的國家。

2. 我計劃明年去馬來西亞旅行。

3. 馬來西亞的人民友善而熱情。

組詞

1. 馬來西亞政府

2. 馬來西亞航空

3. 馬來西亞華人

近義詞

1. 馬來亞

2. 馬來群島

反義詞

沒有明顯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