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埋玉的意思、埋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埋玉的解釋

(1).埋葬有才華的人。語本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傷逝》:“ 庾文康 亡, 何揚州 臨葬雲:‘埋玉樹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梁書·陸雲公傳》:“不謂華齡,方春掩質,埋玉之恨,撫事多情。” 唐 宋之問 《祭杜學士審言文》:“名全每困於鑠金,身沒誰恨其埋玉。” 宋 陸遊 《傅正議墓志銘》:“公雖埋玉有餘馨,印授三品告諸冥。”

(2).埋葬女子。《花月痕》第二回:“亭外孤墳三尺,春時葬花於此,或傳某校書埋玉之所。”

(3).祭神的一種儀式。 唐 李峤 《汾陰行》詩:“埋玉陳牲禮神畢,舉麾上馬乘輿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埋玉”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具體可歸納為以下三類:

一、埋葬有才華的人

源自《世說新語·傷逝》的典故。南朝宋劉義慶記載,庾亮(字文康)去世時,何充(曾任揚州刺史)在葬禮上感歎:“将玉樹般的才子埋入土中,令人悲痛難抑。”後世用“埋玉”表達對英才早逝的惋惜。例如《梁書·陸雲公傳》中“埋玉之恨”即指此意。

二、埋葬女子

清代洪昇的《長生殿》中有一出名為《埋玉》,描寫楊貴妃之死,此處“埋玉”特指埋葬女子,尤其用于形容紅顔薄命的悲劇。

三、祭神儀式

唐代文獻中,“埋玉”也指祭祀活動的一種形式。例如李峤《汾陰行》提到“埋玉陳牲禮神畢”,描述祭祀時埋玉與陳列祭品的儀式流程。


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解釋(如“埋沒才能或機會”)多見于網絡釋義,屬于引申用法,古典文獻中未見明确依據。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埋玉》的意思

《埋玉》是指将寶貴的東西或財富埋藏起來,保存或隱藏起來。

拆分部首和筆畫

《埋玉》的拆分部首是“土”和“王”,部首“土”表示與土地有關,部首“王”表示與王權有關。它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埋玉》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論語》中的一句話:“埋玉待時。”它在這裡是指将寶貴的東西埋藏起來,等待時機的到來。

繁體

《埋玉》的繁體字為「埋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中文寫法或許有所不同。比如,在篆書時期,可以寫成「埋玉」;而在楷書時期,寫法可能會有所改變。

例句

1. 他把家裡的貴重金器埋在了花園裡,以免被盜。

2. 古代賢人常常将智慧的寶藏埋藏在自己的著作中。

組詞

組詞:埋藏、埋伏、埋沒、埋首、發掘

近義詞

近義詞:埋藏、隱藏、保密、掩埋

反義詞

反義詞:炫耀、顯露、公開、展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