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買駿骨的意思、買駿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買駿骨的解釋

戰國 時, 燕昭王 要招攬賢才, 郭隗 喻以故事:從前有國君欲以千金求千裡馬,三年未得。有人花五百金買一死千裡馬的頭回報,國君大怒,此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不久果然買得三匹千裡馬。見《戰國策·燕策一》。後因以“買駿骨”為求賢若渴之典。 唐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 燕王 買駿骨, 渭老 得熊羆。” 唐 李賀 《馬詩》之十三:“堆金買駿骨,将送 楚襄王 。”亦省作“ 買駿 ”、“ 買骨 ”。 閩 徐夤 《偶題》詩之一:“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採鳳凰毛。” 唐 韓琮 《詠馬》:“難逢 王濟 知音癖,欲就 燕昭 買駿名。” 明 王錂 《春蕪記·忤奸》:“你空費着買駿黃金,怎知他把駑駘來鞚引。” 清 陳維崧 《齊天樂·梅廬花下送潘原白之薊門友人之彭城》詞:“今日遊 燕 ,問誰買駿有如此。” 清 丘逢甲 《十一用久旱得雨初霁飲人境廬時聞和局将定韻》之二:“悲歌 易水 無豪俠,買骨 金臺 有鈍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買駿骨”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但核心多與求賢若渴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原指通過高價購買千裡馬的屍骨來彰顯誠意,最終吸引活馬交易的行為,後引申為以真誠态度招攬賢才的象征。例如唐代杜甫在《贈崔十三評事公輔》中寫道“燕王買駿骨”,即借用此典表達對人才的重視。

二、典故出處

出自《戰國策·燕策一》:燕昭王欲招賢士,謀士郭隗講述“千金買骨”的故事:有國君用五百金購得千裡馬屍骨,此舉令天下人感知其誠意,不久便獲得三匹活千裡馬。此典故成為曆代文人表達求賢的經典意象,如李賀《馬詩》中“堆金買駿骨”。

三、用法演變

  1. 正向引申:主流用法強調重視人才、誠意納賢,如韓琮《詠馬》中“欲就燕昭買駿名”。
  2. 特殊解讀:個别文獻(如)将其解釋為“不擇手段追求名利”,可能與典故原意存在偏差,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文學應用

該典故在詩詞中常以簡寫形式出現:

提示:若需了解不同文獻對典故的解讀差異,可查閱《戰國策》原文(來源)及《全唐詩》相關注釋(示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買駿骨的意思

買駿骨是一個成語,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指購買駿馬的骨骸,意味着買一紙糊窗戶紙,沒有實際價值。在這個意義上,買駿骨意味着被欺騙、上當。

第二種解釋是指購買高貴、優秀的品質、才能或財富。在這個意義上,買駿骨意味着投資有價值的東西。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買駿骨的部首是口,它包含了6個筆畫。

來源

買駿骨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魏策四》一書中。這個成語在古代常常被使用,現在仍然在口語中被人們廣泛使用。

繁體

繁體字為「買駿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買駿骨的寫法可能會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上形近意遠。

例句

1. 他在拍賣會上買下了那副字畫,但後來發現隻是買駿骨而已。

2. 這個項目看起來很有前景,值得投資,絕不是買駿骨。

組詞

買空、買香、買剌子、買個敬業的、買個淩波的。

近義詞

吃虧上當、被忽悠、上當受騙。

反義詞

收益滿滿、物有所值、賺大發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