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門騎馬傳送文件的差役。《新華月報》1962年第3期:“在 天津 海口封凍期間, 北京 使館的郵件必須改道,用馬差在 北京 和 鎮江 兩處之間往來投遞。”
關于“馬差”的詳細解釋如下:
“馬差”指專門騎馬傳送文件的差役,常見于特定曆史時期的緊急文書傳遞場景。例如,《新華月報》1962年記載,天津海口封凍期間,北京使館的郵件需通過馬差在北京與鎮江之間投遞。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曆史案例或引申用法,可參考《新華月報》1962年原文或近現代交通史研究資料。
馬差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馬和差。馬是一個常見的動物,差則表示距離遠近的差别。
馬差的部首是⻄,它屬于《康熙字典》中排行第七百零四的字。馬差的筆畫數為11畫,馬的部首為3畫,差的部首為4畫,加起來正好是11畫。
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初是用來指代驿站中換馬的人,後來逐漸引申為指運送文件、信函等的郵差。現代使用中,馬差常常用來形容沒有按時或沒有按要求準确履行職責的人。
在繁體字中,馬差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說文解字》中,馬差的寫法為“馬差”。古代使用繁體字的時候,馬差的寫法與現代一樣。
一些馬差的例句:
他工作并不認真,總是做馬差。
他被批評了,因為他把這件事搞馬差了。
組詞:馬蹄、馬廄、馬車、差錯、差距、差異。
近義詞:驿使、郵差、送信人。
反義詞:認真、負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