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鞋。菲,通“ 屝 ”。《魏書·裴叔業傳》:“ 植 ( 裴植 )在 瀛州 也,其母年踰七十,以身為婢,自施三寶,布衣麻菲,手執箕箒,於沙門寺灑掃。”
“麻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麻菲”指麻鞋,其中“菲”為通假字,通“屝”(音fèi),即草鞋或麻制鞋子。該詞多用于描述古代樸素的生活狀态。
《魏書·裴叔業傳》中明确記載:“布衣麻菲,手執箕箒,於沙門寺灑掃。”此處“麻菲”與“布衣”并列,強調人物身份與簡樸形象。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不常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作品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通假含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魏書》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麻菲是一個中文詞彙,具有多種含義。常見的意思是指夢幻、虛幻、模糊的狀态或感覺。在一些文學作品中,麻菲也可用來形容飄渺的景象或人物形象。
麻菲的拆分部首為麻和菲。麻的音序號為87,菲的音序號為140。麻的筆畫數為11,菲的筆畫數為11。
麻菲這個詞的來源不甚明确,很可能是古代文人創造的詞語。在繁體中,麻菲的寫法和簡體一樣。
古時候,麻菲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統一規定。不同文人可能采用不同的寫法,如“麻绯”、“麻霏”等,但其意思大緻相同。
1. 他的詩歌中常常流露出一種麻菲的情感,令人産生出鄉愁之感。
2. 她的舞姿麻菲而又優雅,給人以無限遐想。
1. 麻痹:指因為某種原因而失去感覺或反應能力。
2. 麻木:指因長時間動作不便、缺乏刺激而導緻失去知覺或感覺遲鈍。
3. 枯菲:指草木枯萎幹涸的狀态。
虛無、朦胧、迷幻。
清晰、明确、真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