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young mother of many children]比喻女子出嫁後已生兒育女
雖說男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少了一個好女兒,不過二年,便也要“綠葉成陰子滿枝”了。——《紅樓夢》
(2) 也比喻壯年,“陰”亦寫作“蔭”
我已經過了綠葉成蔭的時節,現在是走飄落的路了。——巴金《談秋》
“綠葉成陰”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lǜ yè chéng yīn”,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本義
指綠葉繁茂,覆蓋成蔭的自然景象,常用來形容樹木蔥郁、生機勃勃的狀态。
引申義
比喻女子出嫁後生育子女,暗含青春逝去、家庭圓滿的意味。這一用法源自古代詩詞中對女性年華易逝的感慨。
出自宋代計有功《唐詩紀事·杜牧》引杜牧詩句:
“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怅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故事背景:杜牧在湖州偶遇一少女,約定十年後娶其為妻。十四年後重逢,少女已嫁人生子,杜牧遂作此詩感歎時光流逝。
注:該成語的“陰”有時寫作“蔭”,兩者通用,但現代多規範為“陰”。
“綠葉成陰”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當一片綠葉生長茂盛時,會遮住陽光,使陰影變得更加濃密。引申而來,形容在某些情況下,一個強者的出現或成功的背後,會給其他人帶來壓力、困擾或競争。
成語“綠葉成陰”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
綠(⺾部,4畫)+ 葉(艹部,4畫)
成(戈部,5畫)+ 陰(阜部,8畫)
成語“綠葉成陰”最早出現在唐代,來源于杜牧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綠葉成陰暮,紅蓼卷霜枝。
這句詩形容秋天裡,樹葉變得茂密,遮擋了夜晚的月光。後來,人們将“綠葉成陰”用作成語,表示類似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綠葉成陰”的書寫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綠葉成陰”這個成語的字形基本保持不變。
他的才華和成功使得其他人感到沮喪和壓力,仿佛他的存在就像是一片綠葉成陰。
與“綠葉成陰”相關的組詞有:
- 看破紅塵
- 高山仰止
- 衆星捧月
與“綠葉成陰”意思相近的成語有:
- 衆星捧月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人雲亦雲
反義詞:
- 衆口铄金
- 黯然失色
- 四面楚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