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律行的意思、律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律行的解釋

(1).指僧徒持守戒律的行為。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下·求那跋摩》:“律行從是竟,攝心緣中住。”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楚 僧 靈 ,律行高潔,而能為文。” 唐 法照 《送清江上人》詩:“一國詩名遠,多生律行高。”

(2).謂僧徒按戒律實踐。 明 李贽 《豫約·早晚鐘鼓》:“然聲音之道原與心通,未有平素律行僧寶而鐘鼓之音不清越而和平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律行”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基本含義

  1. 法律層面的解釋
    指按照法律法規行事,強調嚴守法律紀律。由“律”(法律規範)和“行”(行動)組成,常用于描述個人或組織遵紀守法的行為。
    例句:“一切法律、行政法規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2. 現代擴展用法
    在非宗教語境中,可引申為遵循行業規範或社會秩序,例如“去庫存是2015年行業的主旋律”。


二、佛教語境中的特殊含義

  1. 僧侶戒律的實踐
    指僧徒持守佛教戒律的行為,強調對宗教規範的嚴格遵守。如南朝《高僧傳》記載僧人“律行高潔”,唐代文獻也提及“律行從是竟,攝心緣中住”。

  2. 修行與行為統一
    明代李贽在《豫約》中提到,僧人的日常行為(如敲鐘)需與戒律實踐一緻,體現“律行”對内外修行的雙重要求。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高僧傳》《唐國史補》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律行的意思

律行(lǜ xíng)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依照法律或道德規範進行的行為。它是由"律"和"行"兩個字組成的。

律行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律的部首是彳,總筆畫數為10;行的部首是行,總筆畫數為6。

律行的來源

律行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律"原指法律,"行"原指行動。它們的結合表示人們根據法律準則來進行行為。

律行的繁體

在繁體字中,律行的寫法為 "律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律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行的寫法為 "行"。

律行的例句

1. 遵守律行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2. 他一直以律行為準則,從未做出違法行為。

律行的組詞

律行的常見組詞有:法律、行為、律師、行動、律己等。

律行的近義詞

律行的近義詞有:守法、遵守規範、守紀律等。

律行的反義詞

律行的反義詞有:違法、違背規範、不守紀律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