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虎尾的意思、履虎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虎尾的解釋

踩踏虎尾。喻身蹈危境。《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王弼 注:“履虎尾者,言其危也。”《後漢書·荀淑荀爽傳論》:“ 荀公 之急急自勵,其濡跡乎?不然何為違貞吉而履虎尾焉?” 宋 葉適 《厲領衛墓志銘》:“亦既豹變,剛柔蔚文,曷履虎尾,喪其匹羣!” 明 李贽 《史閣叙述》:“履虎尾者必使不至於咥人而後亨,而世實未有履虎尾而不咥者。”亦省作“ 履虎 ”。《梁書·武帝紀上》:“ 江 淮 擾逼,勢同履虎。” 唐 李白 《秦女休行》:“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履虎尾”是源自《易經·履卦》的典故,字面意為“踩踏老虎尾巴”,常用來比喻身處險境或觸怒強敵,需謹慎應對。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履”指踩踏,“虎尾”即老虎尾巴。老虎象征危險或強大對手,尾部是其敏感部位,踩踏可能引發緻命攻擊()。

  2. 比喻義

    • 身處危境:如《後漢書》中“違貞吉而履虎尾”,指違背正道陷入危險()。
    • 觸怒強敵:引申為因不慎言行得罪權勢者,招緻禍患()。

二、出處與哲學内涵

  1. 《易經》卦辭
    原文“履虎尾,不咥人,亨”意為:雖身處險境,但若行為得當(如柔順謙遜),可避免災禍、轉危為安。此處強調“剛柔并濟”的處世智慧()。

  2. 卦象解析
    履卦上乾(天)下兌(澤),象征“上天下澤”的秩序。君子需明辨上下、安定民心,行事如履薄冰,方能趨吉避兇()。


三、使用場景與延伸

  1. 警示作用
    用于提醒人們面對強者或複雜局勢時,需謹言慎行,避免魯莽()。例如:“與巨頭企業競争,切忌履虎尾。”

  2. 文學引用
    如明代李贽以“履虎尾”批判冒險激進的行為()。


四、相關成語

若需進一步了解《履卦》完整卦辭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易經》原文及漢代史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履虎尾

履虎尾是一個四字成語,意思是穿著虎尾巴,引申為觸動虎尾巴,形容冒險求死的行為。下面是對履虎尾成語的詳細解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履:屮(山字底部)+ 屍(人字);共有7個筆畫

虎:虍(虎字左邊)+虍(虎字右邊);共有7個筆畫

尾:屍(人字)+ 尾(字的右側);共有7個筆畫

來源

履虎尾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傳說。傳說中,有一個舞台上有一條虎尾巴,任何人都可以走過去。但是隻有那些有勇氣的人才能夠履過這條虎尾巴,以顯示自己的勇敢和膽識。這樣的勇氣和膽識後來被引申為冒險、挑戰困難的意義,形成了這個成語。

繁體

履虎尾的繁體字是履虎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履虎尾在古時候的寫法是:屢虎尾。

例句

1. 他敢履虎尾,放手一搏。

2. 不要對生活履虎尾,要謹慎行事。

組詞

履行、輕腳軟履、前赴後繼、開道先鋒。

近義詞

冒險、勇往直前、不畏艱險。

反義詞

小心謹慎、避嫌回避、退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