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旅衣。 宋 张耒 《同杨二十缑氏寺宿草酌张正民秀才见访》诗:“空堂灯火青,旅褐借僧氊。”
“旅褐”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旅褐(lǚ hè)指旅行时穿的粗布衣服,即“旅衣”的别称。其中:
宋代张耒在《同杨二十缑氏寺宿草酌张正民秀才见访》中写道:“空堂灯火青,旅褐借僧毡。” 此句描绘了旅人借僧人的毡毯御寒的场景,印证“旅褐”为旅途中的简朴衣着。
该词多见于古代诗文,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属于生僻词汇。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旅褐》是一个汉字词,由两个字组成,旅和褐。其意思为:旅途中穿的褐色衣物。
《旅褐》的部首是衣(衤),它位于汉字的左侧,表示与衣物相关的意思。
《旅褐》的笔画数为10画,即旅(7画)+褐(3画)。
《旅褐》一词源于古代文献,最早见于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长恨歌》:“频闻漳水壮,此行登览中,既未赴元帅,复无返旅褐。”
繁体字中,《旅褐》的写法與簡体字相同,均为“旅褐”。
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而《旅褐》也不例外。在旧时的写法中,旅字的上边会多加一点,象征沿途旅行;褐字里的页字会写成壴字,表示材质粗糙、朴素。
1. 他身上穿着一件破旧的旅褐。
2. 行旅途中,给我带来最多温暖的是那件旅褐。
1. 旅行
2. 旅者
3. 旅途
4. 褐色
5. 褐衣
6. 褐色衣物
1. 旅装
2. 旅袍
3. 旅服
1. 帝袍
2. 朝服
3. 华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