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魯質的意思、魯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魯質的解釋

粗放,質樸。 宋 王禹偁 《滁州全椒縣寶林寺重修大殿碑》:“直書事實,辭句魯質。”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八·魏野詩》:“見其風貌魯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魯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

一、基本含義

  1. 粗放、質樸
    這是該詞在古籍中的核心含義,多用于形容文風或人物風貌的樸實無華。例如:
    • 宋代王禹偁在《滁州全椒縣寶林寺重修大殿碑》中提到“辭句魯質”,指文章直白簡練。
    • 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談》中描述魏野“風貌魯質”,強調其自然不加修飾的形象。

二、現代引申義

  1. 粗魯、缺乏修養(需謹慎使用)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言談舉止粗俗”,但此用法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對“魯”字單獨含義(如“魯莽”)的引申。需注意這一解釋的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三、其他關聯信息

總結建議

在文學或曆史研究中,建議以“粗放、質樸”為基準釋義;若遇到現代語境中“粗魯”的用法,需結合上下文并注意其非權威性。可參考漢典()或古籍原文(如王禹偁、王士禛著作)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魯質》的意思

《魯質》是一種描述一個人的品德或性格的詞語,意指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純真樸實、樸實無華。魯指的是心地純真善良,質則表示品性樸素、真實可靠。

拆分部首和筆畫

《魯質》的拆分部首是魚字旁,部首偏旁為魚。魯字的筆畫為9畫,質字的筆畫為8畫。

來源

《魯質》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學經典《論語》中的一句話:“魯人敬鬼神而遠之,旁鬼神而近之。”這句話中的“魯人”指的是魯國的人民,由于以魯國人民所具備的樸實、真誠的品德特點,後來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為魯質。

繁體

《魯質》的繁體字為「魯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魯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例如在篆書時期,魯字的寫法為「魯」,而在隸書時期,魯字的寫法為「魯」。質字在古代寫法中相對保持較為穩定,寫法與現在基本一緻。

例句

1. 他的魯質讓人感到親近和信任。

2. 她的魯質使她在朋友中擁有很高的聲譽。

組詞

魯厲、魯莽、質樸、讨好、不虛、不矯、忠厚、真摯

近義詞

淳樸、樸實、真誠、純真、善良

反義詞

狡猾、虛僞、欺詐、奸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