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路引的意思、路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路引的解釋

古代的通行憑證。 元 施惠 《幽閨記·文武同盟》:“你去渡關津,怕有人盤問,又沒個官司文憑路引,此行何處能安頓?”《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 張萬戶 ﹞寫下問候書劄,上壽禮帖,又取出一張路引,以防一路盤詰。”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二月十三日》:“ 康熙 年間, 義國 教士 馬國賢 以善繪油畫馳名,居 中國 京都十有三年,供奉内庭,頒賜大緞馬匹等物,并發路引,許攜 華 生五名航海西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路引”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各類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古代通行憑證
    路引是古代官府發放的通行證明文件,類似現代的通行證或介紹信。持有者需憑此通過關卡,内容通常包含姓名、籍貫、出行目的等信息。例如元雜劇《幽閨記》提到“官司文憑路引”是通行必需文件。

  2. 明朝的離鄉證明
    明朝規定,百姓離鄉百裡以上必須攜帶路引,否則依律治罪。路引不僅用于身份驗證,還标注了持有者的行程範圍和時限。


二、延伸與象征意義

  1. 喪葬文化中的“陰間護照”
    在民間信仰中,路引被視為亡者進入陰間的憑證。傳說酆都(鬼城)發放的路引可讓亡魂免受地獄之苦,因此舊時人們會為逝者準備此物,象征對親人的庇佑。

  2. 婚禮裝飾的寓意
    現代婚禮中,“路引”指新娘通往舞台的通道裝飾(如羅馬柱、水晶燈等),象征新人共同開啟幸福人生。


三、文學與成語中的比喻

在成語中,“路引”可比喻引導他人走向正确方向,如“路引迷津”。但這一用法較罕見,更多見于古籍中的實際通行功能描述。


路引的核心含義是“通行憑證”,曆史中兼具實用與象征功能,現代則延伸至文化儀式領域。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醒世恒言》等古籍或民俗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路引

路引是指引路或指示方向的标志或方法。它可以是物體、文字、動作或其他形式的方式,幫助人們找到正确的路徑或方向。

拆分部首和筆畫

路引的拆分部首是辶 (辵)和引,辶(辵)是漢字中的偏旁部首,表示與行走相關的事物;引是主體部分,源自于手中拿着杆子指引的行為。整個漢字共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路引》一詞最早見于《廣韻》這部字典,其繁體字為「路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路引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它是在「辶」的上方加一橫,然後在「辶」的下方畫一點。

例句

1. 他熟練地使用路引指導我們找到目的地。

2. 這個城市的路引标志很清晰,很容易找到正确的方向。

組詞

路線、引導、引路、路徑、指引

近義詞

導航、導向、指路、指引

反義詞

迷路、失去方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