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祿邑的意思、祿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祿邑的解釋

猶食邑。古代君主分封給臣下的城邑。受封者在封地有收取賦稅的權力。 漢 劉向 《說苑·立節》:“ 佛肹 用 中牟 之縣畔,設祿邑、炊鼎,曰:‘與我者受邑,不與我者其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祿邑”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文獻中略有差異,但核心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lù yì
詞性:名詞
核心含義:指古代君主分封給臣下的城邑,受封者在該封地内享有收取賦稅的權力。


二、詳細解釋

  1. 作為“食邑”的同義詞
    祿邑與“食邑”意義相近,是君主對臣子功績的賞賜形式。受封者(如貴族、官員)在封地内可征收賦稅,作為俸祿來源,但通常不直接管理行政事務。

  2. 詞義延伸
    部分文獻(如)提到,祿邑也泛指官員的“官職和封地”,包含俸祿(祿)與居住地(邑)的雙重含義。例如《尚書·禹貢》中“祿邑維城郭”一句,強調封地作為官員經濟與生活的基礎。


三、出處與示例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說苑》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祿邑的意思與來源

祿邑(lù y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古代官員的薪俸和給養,同時也可以指代官員所管轄的地方。

祿邑由兩個部首組成:

祿(lù)是由示部和彐(jī)部組成,示部表示事物的形象或意義,彐部表示異類動物。

邑(yì)是由口(kǒu)部和寸(cùn)部組成,口部表示嘴巴的形象或意義,寸部表示人的手臂。

祿邑的漢字寫法在古代也有些變化,例如在篆書時代,祿的形象更加簡潔,邑則有一部分被省略。

在繁體字中,祿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而邑的寫法則略有差異。

祿邑的例句

1. 他的祿邑十分豐厚,過上了安定富裕的生活。

2. 這個官員被任命為某縣的祿邑,負責管理該地區的政務。

祿邑的組詞

1. 祿位(lù wèi):指官職、官位。

2. 邑社(yì shè):指一個地方的居民社會。

3. 祿賜(lù cì):指君主賞賜給官員的薪俸。

祿邑的近義詞與反義詞

祿邑的近義詞是“俸祿”(fù lù),意思相同。

祿邑的反義詞可以是“無祿之地”,意思是指沒有官職、官位、薪俸的地方;或者是“失祿”,指官職、官位被罷免或喪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