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魯陽揮戈的意思、魯陽揮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魯陽揮戈的解釋

《淮南子·覽冥訓》:“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後以“魯陽揮戈”、“魯陽迴日”謂力挽危局。《文選·左思<吳都賦>》:“酣湑半,八音并,歡情留,良辰征, 魯陽 揮戈而高麾,迴曜靈於太清,将轉西日而再中,齊既往之精誠。” 劉逵 注:“此言酣飲與音樂,蓋是其中半并會之際,歡情之所以留連,良辰之所以覺也。故追述 魯陽 迴日之意,而将轉西日於中盛之時,以適己之盛觀也。” 唐 白居易 《禮部試策第四道》:“至乃 鄒衍 吹律而寒谷暖, 魯陽 揮戈而暮景迴……不測此何故也。” 唐 王奉珪 《日賦》:“ 魯陽 揮戈而三舍, 漢 皇握鏡而再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魯陽揮戈”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基本釋義

指在危急時刻憑借勇氣和力量扭轉不利局面,常用于形容力挽狂瀾的壯舉。


典故出處

出自《淮南子·覽冥訓》:戰國時楚國魯陽公與韓國交戰,激戰至日暮時分,魯陽公揮動長戈指向太陽,太陽竟為之倒退三舍(古代距離單位),使天色複明,最終助其扭轉戰局。


用法解析


例句與延伸


文化意義

這一典故體現了古人“人定勝天”的信念,通過神話化的叙事贊美堅韌不屈的精神,成為中華文化中鼓舞鬥志的經典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解釋

《魯陽揮戈》是一個成語,表達的意思是指勇敢奮戰,揮舞着戰斧或者長矛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魯陽揮戈」的部首是「魚」、「艮」、「手」和「戈」,筆畫分别是5、5、4和4。

來源

《魯陽揮戈》一詞來源于《史記·李将軍列傳》中的描述。魏國将領李廣在戰鬥中勇猛無畏,揮舞着長戈沖鋒陷陣。當時,他的勇猛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繁體寫法

《魯楊揮戈》是《魯陽揮戈》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魯陽揮戈」的字形寫作「魯陽揮戈」。

例句

他在戰場上像魯陽揮戈一樣,英勇無畏。

組詞

1. 魯莽(形容性格粗犷、魯莽沖動的)

2. 揮戈迎敵(形容勇敢地直面困難和敵人)

3. 骁勇善戰(形容勇猛善于戰鬥)

近義詞

勇猛異常、勇往直前、奮勇向前、勇猛果敢

反義詞

膽小怯懦、畏縮不前、膽怯退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