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祿粟的意思、祿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祿粟的解釋

即祿米。 宋 韓駒 《送子飛弟歸荊南》詩:“二升糴祿粟,丑婢羹荼蓼。” 宋 洪邁 《夷堅支志乙·英州野橋》:“先公謫居 英州 ,無祿粟以食,日糴於市。”參見“ 祿米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祿粟”是古代漢語詞彙,指官吏的俸祿糧食,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祿粟”即“祿米”,指古代官員作為俸祿發放的糧食。該詞常見于宋代文獻,如《夷堅支志乙》記載官員因貶谪失去祿粟,需自行購糧。

2. 曆史背景 宋代官員俸祿常以實物形式發放,包括粟米等糧食作物。如韓駒詩中“二升籴祿粟”,洪邁記載官員“無祿粟以食”,均反映當時俸祿制度。

3. 文獻例證

4. 同義詞與關聯詞

建議需要完整文獻例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宋代筆記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祿粟:詞義、拆分部首和筆畫

祿粟(lù sù)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字組成。祿,意為官員的俸祿、收入或幸福福氣;粟,意為谷物中的小麥。

祿的拆分部首是示,示意為礻,表示祭祀、宗教方面的意義;粟的拆分部首是米,表示與谷物、食物相關。

祿的筆畫數為5畫,粟的筆畫數為10畫。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祿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社會中,祿指的是官員的俸祿,而粟則代表了作為主食的小麥。這個詞組一般用于講述官員的待遇或者貧富差距。

祿粟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祿穌。

在古時候,祿的寫法與今天相似,而粟的寫法則與現代稍有不同。古代的粟字為黑字,内部的豎直線條更多,像是一組高高的山峰,結構更為複雜。

例句

1. 他的辛勤工作換來了豐厚的祿粟。

2. 在古代社會,祿粟的差距非常大。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富祿、祿位、祿山。

近義詞:財富、收入。

反義詞:貧困、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