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祿粟的意思、祿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祿粟的解釋

即祿米。 宋 韓駒 《送子飛弟歸荊南》詩:“二升糴祿粟,丑婢羹荼蓼。” 宋 洪邁 《夷堅支志乙·英州野橋》:“先公謫居 英州 ,無祿粟以食,日糴於市。”參見“ 祿米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祿粟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專指官員俸祿中的糧食部分。據《漢語大詞典》記載,“祿”本義為官吏的薪給,“粟”特指未去殼的谷物,合稱則指以實物形式發放的官員俸祿。該制度盛行于宋元時期,《宋史·職官志》明确記載官員按品級領取祿粟,如正一品月給粟五十石,從九品則給五石。這種俸祿形式在《續資治通鑒長編》中也有佐證,北宋官員王禹偁曾上疏提及“祿粟之給,關乎吏治清濁”。明代《吏學指南》進一步說明,隨着貨币經濟發展,祿粟逐漸被折色銀替代,标志着古代俸祿制度的重要轉型。

網絡擴展解釋

“祿粟”是古代漢語詞彙,指官吏的俸祿糧食,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祿粟”即“祿米”,指古代官員作為俸祿發放的糧食。該詞常見于宋代文獻,如《夷堅支志乙》記載官員因貶谪失去祿粟,需自行購糧。

2. 曆史背景 宋代官員俸祿常以實物形式發放,包括粟米等糧食作物。如韓駒詩中“二升籴祿粟”,洪邁記載官員“無祿粟以食”,均反映當時俸祿制度。

3. 文獻例證

4. 同義詞與關聯詞

建議需要完整文獻例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宋代筆記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拜罷班僚抱節君保宥八區誠道赤盞楚楚作态茨棘雌雄未決當真東京大學斷缺頓時二十四橋幹綱貴資輥輥還惺汗淋淋豪蕩葷口或許焦腐嚼酒教學大綱教義記辨拮掬傑丈夫鏡光頸尾饑枵镌劖絶壤隽蔚裂果笠冠簑袂六寶龍虎榜樓艦末季木角牧竪盼飾裴滿乾覆強近起今三餘讀書上棟下宇山坡地砂皮神察通上徹下外卦文化生活出版社文貍穩約細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