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志·吳志·陸績傳》:“ 績 年六歲,於 九江 見 袁術 。 術 出橘, 績 懷三枚,去,拜辭堕地, 術 謂曰:‘ 陸郎 作賓客而懷橘乎?’ 績 跪答曰:‘欲歸遺母。’ 術 大奇之。”後因以“陸氏橘”為懷以遺母之物,作為孝親之典。 唐 岑參 《送許員外江外置常平倉》詩:“仍懷 陸氏 橘,歸獻老親嘗。”
“陸氏橘”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其核心含義與孝道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源自《三國志·吳志·陸績傳》記載:陸績六歲時在九江拜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他,陸績悄悄将三枚橘子藏在懷中。臨别時橘子掉落,袁術問:“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陸績跪答:“欲歸遺母。”袁術大為贊歎。
“陸氏橘”代指懷藏物品以孝敬父母的行為,成為孝親的經典象征。這一典故被納入“二十四孝”故事,體現了傳統儒家文化中對孝道的推崇。
部分資料(如)提到“需主動争取而非依賴他人”的解釋,可能與原典存在偏差。建議以權威文獻和主流文化解讀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三國志》原文或相關曆史注解。
《陸氏橘》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陸氏”和“橘”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1. “陸氏”中,“陸”字的部首是“阝”,總筆畫數為7。
2. “橘”字的部首是“木”,總筆畫數為16。
來源:
《陸氏橘》二字指的是古代著名文人陸遊的家族種植的柑橘樹。陸氏一族以經營果園而聞名于世,他們所種植的橘子被稱為“陸氏橘”,因其品質優良而廣受贊譽。
繁體字:
《陸氏橘》的繁體字形為「陸氏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陸氏橘的寫法沒有明顯變化。
例句:
1. 這個季節是陸氏橘的豐收季節。
2. 這裡的陸氏橘種植曆史悠久,風味獨特。
組詞:
陸氏橘園、陸氏橘樹、陸氏橘香
近義詞:
陸家橘、陸氏柑
反義詞:
其他柑橘品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