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陸吾的意思、陸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陸吾的解釋

傳說中的 昆侖山 神名。即 肩吾 。人面虎身虎爪而九尾。《山海經·西山經》:“西南四百裡,曰 昆侖之丘 ,是實惟帝之下都,神 陸吾 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 郭璞 注:“即 肩吾 也。 莊周 曰‘ 肩吾 得之,以處大山’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權威文獻記載,“陸吾”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名,具體釋義如下:

  1. 身份與出處
    陸吾又稱“肩吾”,是昆侖山的守護神,掌管天帝在下界的都城(帝之下都)。其記載最早見于《山海經·西山經》,郭璞注稱其“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即負責天界九域和天帝苑囿的時序。

  2. 形象特征
    其外形為人面、虎身、虎爪,并長有九尾。這一描述與《山海經》原文一緻,但部分文獻(如低權威性來源)提到“獅子尾巴”可能與九尾混淆,需以古籍記載為準。

  3. 職能與象征意義
    陸吾不僅是昆侖山的守護者,還兼具神性與自然秩序的管理職能。昆侖山作為神話中的天梯和宇宙中心,陸吾的存在象征着對神聖領域的絕對掌控。

  4. 别名與關聯文獻
    莊子在《大宗師》中提及“肩吾得之,以處大山”,印證了陸吾與肩吾為同一神明,且與泰山等其他神山存在關聯。

  5. 文化影響
    作為《山海經》經典異獸之一,陸吾的形象被後世廣泛應用于文學與藝術創作,成為威武守護神的典型代表。

建議進一步查閱《山海經·西山經》原文及郭璞注疏,了解更詳盡的古典神話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陸吾》的意思

《陸吾》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牆上的白線,主要用于标示地面目标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陸吾》的部首是“阜”和“口”,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陸吾》來源于古代文獻《左傳》,最早出現在宋代《集韻》中。

繁體

《陸吾》的繁體字為「陸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陸吾》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主要的形狀和結構。

例句

1. 牆上的白線就是陸吾,用于引導行人。

2. 請留意陸吾,以避免與其他團體混雜。

組詞

組詞:陸吾師(指标導引人員)。

近義詞

近義詞:引路線、行車線。

反義詞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