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 唐 詩人 陸龜蒙 和 皮日休 的并稱。 清 黃宗羲 《四明山九題考》:“後人憑 陸 皮 之詩以求九題,其不得遺塵之實,又何怪乎?”
“陸皮”是一個文學史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指晚唐詩人陸龜蒙與皮日休的并稱。兩人因詩歌風格相近、交往密切,常被後世合稱為“陸皮”或“皮陸”。
人物身份
陸龜蒙(?-881年)是唐代農學家、文學家,以山水田園詩和諷刺小品文著稱;皮日休(約838-883年)是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作《正樂府》反映社會矛盾。
并稱原因
兩人在蘇州時有詩文唱和,合編《松陵集》,作品多關注民生疾苦,語言質樸犀利,形成了相似的批判現實主義風格。
部分低權威性資料(如)提到“陸皮”作為成語,形容“表面平凡但内在深刻”,但此用法未被主流詞典收錄,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誤傳,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若需進一步了解兩位詩人的具體作品或文學地位,可參考《全唐詩》或唐代文學研究專著。
《陸皮》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郊外的土地或郊區。
《陸皮》的拆分部首是“土”和“皮”,其中“土”是第一部首,表示與土地或地球有關,而“皮”是第一主偏旁,表示皮膚或外表。
根據《陸皮》的字形構造,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陸皮》的字形來源于古代漢字,它的繁體字為“陸皮”。
在古代漢字中,和現代寫法相比,《陸皮》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古代人們在書寫時可能會有一些筆畫的變化或者略微的字形差異,但整體上仍可以輕易識别出來。
1. 我們約好在光谷的陸皮上見面。
2. 這個城市的陸皮很寬廣,空氣清新。
組詞:陸地、附近、郊遊
近義詞:附近、周邊
反義詞:城市、市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