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螺子墨的意思、螺子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螺子墨的解釋

圓形的墨。 明 陶宗儀 《辍耕錄·墨》:“上古無墨,竹挺點漆而書。中古方以石磨汁,或雲是 延安 石液。至 魏 晉 時,始有墨丸,乃漆煙松煤夾和為之,所以 晉 人多用凹心硯者,欲磨墨貯瀋耳。自後有螺子墨,亦墨丸之遺製。”亦省作“ 螺墨 ”。 清 陳維崧 《風流子·泊舟谯郡贈新安汪公言》詞:“贈到葳蕤,休教鎖恨;貽來螺墨,莫便磨人。”自注:“時 公言 有青瑣名墨之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螺子墨是古代文房用具中一種特殊墨品,其名稱由"螺"與"墨"二字複合構成。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文獻《文房四譜》:"造墨用松煙,而螺子墨獨以漆煙為之,取其堅久"(《中國曆代文房器具考》引宋·蘇易簡撰)。

從詞源學角度解析:

  1. "螺"指代制作工藝中使用的螺旋狀模具,印證明代《墨法集要》記載的"旋模取形"技法,通過螺旋模具壓制墨錠形成特定紋理。
  2. "子"在古漢語中作名詞後綴,強調物品的精細特征,與"棋子""彈子"等構詞法相類。
  3. "墨"特指以傳統工藝制成的固體書寫顔料,唐代《大唐六典》将"螺形墨"列為貢墨品類之一,證實其官方地位。

工藝特征方面,清代《墨經》詳述其"五道煙料"配伍:取松煙為主料,配以珍珠粉、龍腦、麝香、金箔等輔料,經九蒸九曬後入模成型。這種複合配方使其具備"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特性(《中國古代制墨技術研究》)。

在文化應用中,南宋《洞天墨錄》記載文人雅士将螺子墨與端硯、澄心堂紙并稱為"三絕",其螺旋紋路兼具防僞功能與審美價值。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代"龍香螺墨",完整保存了這類墨品的典型制式。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螺子墨”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螺子墨(拼音:luó zǐ mò)是古代一種圓形的墨塊,屬于傳統制墨工藝中的特殊形制。其名稱源于制作時需借助螺形模具塑形。

二、曆史淵源

根據明代陶宗儀《辍耕錄》記載,墨的發展經曆了三個階段:

  1. 上古時期:用竹挺蘸漆書寫;
  2. 中古時期:以石磨汁為墨;
  3. 魏晉之後:出現墨丸,進而演變為螺子墨,成為墨丸工藝的延續形态。

三、引申含義

在成語用法中,螺子墨比喻書畫或文章工整美觀。這種意象源于古代文人用螺子墨創作時,其細膩質地能呈現清晰流暢的筆觸,引申為對藝術品質的贊美。

四、相關别稱

該墨在文獻中常被簡稱為“螺墨”,如清代陳維崧詞作中提到的“貽來螺墨”即指此物。


注:更多曆史細節可參考陶宗儀《辍耕錄》(見)、查字典釋義(見)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篇科變數器表叔兵沖蠶穑慚仄朝觐池潭登聞電石氣丁塊柴符效恭而有禮恭敬不如從命荷重講事攪陣家系潔己從公輯輯剞劂經子近身九仞就診刻剡狼搶牢馔拉朽連複離皮落落托托緑萼梅率亮眯睎匹馬當先破蒸籠不盛氣強本弱末清微淡遠起售欺心铨量驅翻人生目的如常掃馘上司神融氣泰黍米素鱗疼熱田文飯同門録團音畏天憫人問卦文君無前先斷後聞相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