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毖祀的意思、毖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毖祀的解釋

謹慎祭祀。《書·洛诰》:“予沖子夙夜毖祀。” 孔 傳:“言政化由公而立,我童子徒早起夜寐,慎其祭祀而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毖祀欽明,祝史惟談。” 宋 歐陽修 《翠旌詩》:“竹宮歌毖祀,雅曲播遺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毖祀(bì sì)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典籍用例兩方面解析:

  1. 字義分解

    • 毖:本義為“謹慎、慎重”,《說文解字》釋為“慎也”㊟¹。引申為“勞苦”(如《尚書·大诰》"無毖于恤"),或表“告誡”之意。
    • 祀:指祭祀,《說文》稱“祭無已也”㊟²,泛指對天地神靈或祖先的供奉儀式。
  2. 複合詞釋義

    “毖祀”即謹慎而虔誠地舉行祭祀,強調祭祀時需心懷敬畏、儀式莊重。如《詩經·周頌·小毖》中“予其懲而毖後患”,雖未直用“毖祀”,但“毖”的謹慎義與祭祀的嚴肅性相通㊟³。

  3. 典籍例證

    • 《尚書·洛诰》載:“毖祀于上下”,指周成王告誡臣民需嚴謹祭祀天地㊟¹。
    • 漢代鄭玄注《周禮》時亦強調祭祀需“毖慎”,避免亵渎神明㊟⁴。

權威參考文獻:

㊟¹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² 《爾雅·釋天》(晉·郭璞注)

㊟³ 《毛詩正義》(唐·孔穎達疏)

㊟⁴ 《周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注:古籍原文可查閱中華書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線上資源見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㊀或國學大師㊁數據庫。)


㊀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

㊁ 國學大師:http://www.guoxuedashi.com/

網絡擴展解釋

“毖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釋義
    “毖祀”讀作bì sì,意為“謹慎祭祀”,強調祭祀活動中的慎重态度和莊重儀式感。其中“毖”字本義為謹慎、小心,如《說文解字》釋“毖”為“慎也”。

  2. 文獻出處

    • 最早見于《尚書·洛诰》:“予沖子夙夜毖祀”,指周成王告誡自己要日夜謹慎地主持祭祀。
    •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祝盟》中亦提到“毖祀欽明,祝史惟談”,進一步說明其與古代祝禱儀式的關聯。
  3. 文化内涵
    該詞反映了古代對祭祀的重視,尤其是帝王或貴族在祭祀天地、祖先時需保持敬畏之心,體現禮制中的規範性和神聖性。

  4. 相關詞彙對比
    與“禋祀”(yīn sì,側重以特定儀式祭天)、“酹祀”(lèi sì,指以酒灑地祭神)等詞不同,“毖祀”更強調祭祀者的态度而非具體儀式形式。

若需進一步了解其他祭祀類詞彙的差異,可參考《漢典》《辭海》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辦納陂知跰跹邊館炳炳麟麟陳訓池绋沖天炮創業維艱爨饋疍民丹書白馬倒斃滇緬公路滴骨動溶飛溢分處鳳女台桂冠詩人貴同火磚敬小慎微噤窄就讓儁逸拘鎖恐赫瞉霿匡肅理鬓烈烈辘轳論秀冒勢名山大川謬誤磨牛内道場炮燔跑洋河迫逐輕赍人類渣滓山神盛迹慎謹雙胞胎束椽為柱水德水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傷寒碎石唐書媮末徒勞往返玩愛先兆校怨卸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