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中的 洛水 女神,即 宓妃 。後詩文中常用以指代美女。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洛水》:“昔 王子晉 好吹鳳笙,招延道士,與 浮丘 同遊 伊 洛 之浦, 含始 又受玉雞之瑞于此水,亦 洛神 宓妃 之所在也。” 唐 溫庭筠 《蓮花》詩:“應為 洛神 波上韈,至今蓮蕊有香塵。”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八五:“九泉肯受狂生譽,藝是 鍼神 貌 洛神 。” 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麗品》:“ 柳南 賦詩二十首,歌以當哭,節録其半……‘一枝冷艷誰堪似,妙手玲瓏寫 洛神 。’”
洛神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洛水女神,其形象和内涵在曆史中不斷演變,以下是詳細解釋:
以上内容綜合了神話、文學、曆史考據等多維度信息,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洛神賦》原文或《水經注》等古籍。
洛神一詞源于古代漢語,主要有兩個意思:
1. 洛神指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仙女,傳說她是長居洛水之中的女神,以美貌與聰慧著稱。
2. 洛神亦代指美女、佳人。
洛神的拆分部首為水,由3個筆畫構成。
水是指事物的液體狀态,可以代表洛水的概念。
洛神一詞最早見于《楚辭·離騷》這一詩篇,由古代文學家屈原創作。他以洛神形容自己深愛的妻子。
洛神的繁體字為「洛神」,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的漢字寫法多有變化,洛神在不同時期可能有不同的字形,但基本保持了「洛神」這個音譯的意思。
1.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洛神是被贊美為有着令人迷醉美貌的女子。
2. 他把自己心目中的女神稱之為洛神。
1. 洛神仙子
2. 洛神賦
3. 洛神湖
1. 美人
2. 仙女
3. 佳麗
1. 丑陋
2. 妖精
3. 凡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