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論訴的意思、論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論訴的解釋

論辯申訴。《宋書·王藻傳》:“前後嬰此,其人雖衆,然皆患彰遐邇,事隔天朝,故吞言咽理,無敢論訴。”《資治通鑒·唐僖宗光啟元年》:“夏,四月, 令孜 自兼兩池榷鹽使,收其利以贍軍。 重榮 上章論訴不已。” 胡三省 注:“論,盧昆翻,説也,辯也。”《宋史·刑法志三》:“ 崇緒 特以田業為 馮 強占,親母衣食不給,所以論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論訴"在現代漢語中并非一個廣泛使用的獨立詞彙,它更常被視為由動詞"論"(論證、論述)和"訴"(訴說、訴訟)組合而成的短語或特定語境下的表達。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指向通過論證或說理的方式來表達觀點、進行申訴或控告。以下是詳細解析:

  1. 核心語義:論證與申訴的結合

    • 論 (lùn): 指分析、說明事理,進行推理、辯論或闡述觀點。強調邏輯性和說理性。
    • 訴 (sù): 指陳述、傾吐(情感、委屈等),或特指向司法機關提出控告、申訴(法律語境)。
    • 結合義: "論訴"融合了這兩個字的核心含義。它指的不是簡單的陳述或控告,而是帶有論證過程、說理性質的申訴、陳述或表達。即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來闡明自己的立場、觀點,進行申訴或辯護。
  2. 主要應用場景與含義:

    • 法律語境(最常見): 指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或其代理人)向法庭或仲裁機構系統地陳述事實、提出證據、闡述法律依據、論證己方主張或反駁對方觀點的過程。這超越了簡單的“告訴”或“控告”,更強調論證的邏輯性和說服力。
      • 示例: “律師在法庭上進行了充分的論訴,有力地支持了原告的賠償請求。” “被告方在答辯狀中對指控進行了詳細論訴。”
      • 來源參考: 該用法在法學文獻和司法實踐中常見,可參考權威法律辭典或訴訟法學著作,如《中國司法大辭典》(吉林人民出版社)或《民事訴訟法學》(江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中關于當事人陳述、辯論權等章節的論述。
    • 一般表達與申訴: 在非法律的一般語境下,可以指通過講道理、擺事實的方式向他人或上級陳述意見、申訴委屈或表達訴求,強調其說理性。
      • 示例: “他向上級部門提交了一份材料,論訴了該政策執行中的不合理之處。” “面對誤解,他耐心地向大家論訴了自己的初衷。”
      • 來源參考: 此類用法在涉及意見表達、申訴、辯論的語境中出現,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對“論”和“訴”的分别釋義及其組合使用的潛在含義,或《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中相關詞條的例證分析。
    • (較少見)論述與訴說: 在特定文學或書面語體中,也可能指帶有論述性質的叙述或訴說,但此用法相對罕見。
  3. 與相關詞語的辨析:

    • 訴訟: 指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參與下解決案件的活動,是一個法律程式概念。“論訴”則強調這個程式中的論證性陳述行為本身。
    • 申訴: 指公民對有關自身權益的問題向國家機關申述理由,請求處理的行為。“論訴”可以看作是申訴過程中所采取的具體方式(即論證說理)。
    • 論述: 指叙述和分析事理,重在邏輯推理和說明。“論訴”在非法律語境下與之接近,但通常隱含了申訴、訴求或辯護的目的性。
    • 訴說: 指帶感情地陳述。“論訴”則更強調理性論證而非情感傾訴。

“論訴”的核心含義是通過論證、說理的方式進行申訴、陳述或表達觀點。在法律領域,它是訴訟活動中當事人論證己方主張的關鍵環節;在一般語境中,它指帶有說理性質的申訴或意見表達。理解該詞需把握“論”(論證)與“訴”(申訴/陳述)的結合,強調其理性論證的特質。

網絡擴展解釋

“論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曆史文獻中均有體現。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論訴”指通過辯論和申訴的方式解決争端或問題,強調以言辭和法理維護權益。其中:

二、曆史出處與用例

  1. 《宋書·王藻傳》
    記載:“前後嬰此,其人雖衆,然皆患彰遐邇,事隔天朝,故吞言咽理,無敢論訴。”
    此例說明古代因畏懼權勢而不敢公開辯論申訴的現象。
  2. 《資治通鑒·唐僖宗光啟元年》
    提到重榮“上章論訴不已”,指其通過文書形式持續申訴,反映“論訴”在政治鬥争中的實際應用。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總結來看,“論訴”是融合辯論與訴訟的複合詞,常見于古籍,體現古代通過言辭和法理維護權益的方式。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宋書》《資治通鑒》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敖敖敗亂白斬雞鞭聲碧靛子步武稠林吹彈鼓闆從孫甥大德禫祭大用低簪奮髯分心勞神晐姓蓋老關奏歸斷海甸河涸海幹話長説短麾诃蒹葭伊人戢藏吉祭徑涉虮衣拘忌狂醒冷杯料兒镂錯門衞衲衣逆向骞谔嗆喀奇斤情人節輕懈楸陌人格瑞蓮散棄山鬥矢不虛發説不響汜人貪劣攤位陶管陶鑄藤蔓萬微文制五老榜五言試帖鮮枝斜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