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列的意思、論列的詳細解釋
論列的解釋
(1).一一論述。《荀子·王霸》:“相者,論列百官之長,要百事之聽。” 宋 王禹偁 《黃州謝上表》:“既不曾上殿求見天顔,又不曾拜章論列時事。”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一)》:“論列了當代作家,談到各種文章體裁。”
(2).指言官上書檢舉彈劾。《舊唐書·孔戣傳》:“時 吐突承璀 以出軍無功,諫官論列,坐 希光 事出為 淮南 監軍。”《朱子語類》卷一三一:“ 魏公 何故亦嘗論列 李丞相 ?” 清 朱克敬 《瞑庵雜識》卷一:“庚申之變,寇在國門,猶務為秘密,廷臣偶有論列,則必詰其聞自何處,得自何人。”
(3).議論的範圍。《讀書》1983年第9期:“如果無文,首先就不是文人,有行無行,不在論列。”
詞語分解
- 論的解釋 論 (論) ù 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論斷。論點。論辯。論據。論者。議論。讨論。辯論。 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論和言論:理論。輿論。專論。社論。 學說,有系統的主張:系統論。 看待:一概而論。 衡量
- 列的解釋 列 è 排成一行:羅列。行(俷 )列。隊列。列島。 名,衆:列位。列強。列傳(刵 )。 擺出:列舉。 安排到某類事務之中:列席。 量詞,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列火車。 類:不在此列。 姓。 古同“烈”,
專業解析
"論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義兩方面理解:
-
字面義與核心含義:
- 論 (lùn): 議論、評述、分析、說明。
- 列 (liè): 排列、陳列、列舉、序列。
- 合義: 将事物或觀點有條理地、系統地排列出來并進行議論、評述或說明。核心在于有條理地陳述、分析和議論。
-
引申義與常見用法:
- 系統論述: 指對某個問題、觀點或情況進行全面、有條理的分析、闡述和議論。這是其最核心的引申義。例如:“他在報告中詳細論列了當前經濟形勢的利弊。”
- 列舉并評議: 指将相關事項一一列舉出來,并逐一進行評論或議論。例如:“委員們在會上論列了各項提案的可行性。”
- (古義)在朝堂上陳述意見、彈劾檢舉: 在古代文獻中,“論列”常特指向君主或朝廷上書,條列事實或意見進行陳述,有時帶有檢舉、彈劾的意味。例如:“禦史論列其罪狀。”
“論列”一詞強調的是一種有條理、有次序地進行陳述、分析和議論的行為或過程。它既包含“列”(條列、陳列)的形式,也包含“論”(議論、評述)的内容。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正式場合,指對問題、觀點、事項等進行系統性的闡述和分析。
參考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權威詞典,提供核心釋義與用法)
- 鍊接示例 (假設有效):
https://www.cp.com.cn/book/978-7-100-11950-4.html
(需替換為真實有效鍊接,此處僅為示例格式)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1990).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大型曆時詞典,提供更詳盡的釋義,包括古義)
- 鍊接示例 (假設有效):
https://www.hanyudacidian.cn/
(需替換為真實有效鍊接,此處僅為示例格式)
- 王力 等. (1999). 《王力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 (權威古漢語字典,側重古代用法)
- 鍊接示例 (假設有效):
https://www.zhbc.com.cn/book/9787101001927
(需替換為真實有效鍊接,此處僅為示例格式)
網絡擴展解釋
“論列”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
一一論述
指對事物或觀點進行詳細、系統的闡述。
- 出處:《荀子·王霸》提到“論列百官之長”,指宰相需全面評述官員職責。
- 現代用例:孫犁在《耕堂讀書記》中“論列了當代作家”,即系統分析作家作品。
-
檢舉彈劾
特指古代官員上書揭發或彈劾他人。
- 曆史背景:《舊唐書》記載谏官通過“論列”檢舉吐突承璀的失職行為。
- 其他文獻:《朱子語類》提到魏公曾“論列李丞相”,即對權臣提出彈劾。
-
議論的範圍
指讨論所涉及的内容或界限。
- 示例:《讀書》雜志曾用“不在論列”表示某些行為不在讨論範圍内。
二、用法與例句
- 古代用例:
“相者,論列百官之長”(《荀子》),強調職責的全面評述。
- 現代造句:
“全書論列了古來詩家作品,重點評析唐代詩人”(參考、)。
三、補充說明
- 近義詞:論述、評議、彈劾(需結合語境)。
- 反義詞:緘默、避談。
- 使用場景:多用于學術讨論、曆史文獻或正式文書,日常口語較少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及查字典的詳細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愛利挨晩案款狀阿辟巴比倫拜發百煉鏡榜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罷職彬彬濟濟并耕逼屬不餍慘獄鋤犁從母村邑措手大撓道庿東廠二陝返勾赴舉閤子貫繦古後熯熱禍殃踐修齎敕祭號金版精奧近位雷淵罵喝蝱蠅蓂莢暋作目無下塵蛲動偏智評識缺袵深廣涉遠試邑受命玺水飲水銀粉碩謀鐵灰通談托風無謀相道小旆谿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