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祿食命運。古代宿6*命6*論者謂人生的盛衰,禍福、壽夭、貴賤等均由天定。《史記·日者列傳》:“夫蔔者多言誇嚴以得人情,虛高人祿命以説人志。” 漢 王充 《論衡·解除》:“案天下人民夭壽貴賤皆有祿命。” 三國 魏 曹丕 《上留田行》:“祿命懸在蒼天。”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楔子:“夫主京師祿命終,子母孤孀途路窮。” 清 王逋 《蚓庵瑣語》:“﹝星士 方進 ﹞蓋必别有異術,假祿命以神其説耳。”
(2).指推算祿食命運。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王先生前知》:“ 閻 即學祿命,年五十,果喪明,而藝亦精。” 元 謝應芳 《辨惑論》:“祿命之書雖或臆中,何足信哉!” 明 宋濂 《祿命辨》:“近世大儒於祿命家無不嗜談而樂道之者。”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祿命漢語 快速查詢。
“祿命”是中國古代哲學與命理學中的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宿命論中的天命觀
指人生的貧富、貴賤、禍福、壽夭等均由天定。古代認為人的命運與“祿”(福分、官職俸祿)緊密關聯,這種命運觀常見于占卜、相術等領域。例如《史記·日者列傳》提到占卜者通過誇大祿命來影響他人心态。
推算命運的方術
特指通過八字、星相等方法預測個人命運。如金代元好問《續夷堅志》記載有人研習祿命之術,最終精通此道。
“祿”與“命”的關聯
“祿”原指官吏的俸祿(如《玉台新詠》中“祿”指官職待遇),後引申為福氣;“命”則指先天命運。兩者結合後,既涵蓋物質層面的祿位,也指向抽象的命運軌迹。
文學與曆史語境
三國曹丕詩句“祿命懸在蒼天”,以及元代《西廂記》中“夫主京師祿命終”,均以“祿命”表達對命運不可抗的慨歎。
當代研究中,“祿命”被視為古代社會認知局限的産物,其理論體系(如八字命理)仍存在于民俗文化中,但科學性存疑。學者多從社會學角度分析其曆史影響。
祿命(lù mì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祿是左右結構的漢字,命是上下結構的漢字。
祿的部首是示部(礻),拆分後的筆畫為4畫;命的部首是口部,拆分後的筆畫為8畫。
祿命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祿常指高官厚祿,即指官職和俸祿,命指命運、生命。
祿命的繁體字為祿命。
在古代文字中,祿字寫作祿字,命字寫作嗅字。
他得到了皇帝的任命,擔任了一官半職,祿命頗豐。
祿運、命運、福祿、生命
官祿、職位
禍患、厄運
【别人正在浏覽】